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种康与合作者发现一种名为COLD6的基因有助于增强水稻的耐寒性,这为培育具有更高抗寒性的水稻品种提供了一条分子设计途径。相关研究10月30日发表于《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
“冷害是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识别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模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步。我们的研究重点是揭示作物对冷胁迫反应背后的分子机制。我们希望通过分子设计提高其耐寒性,并最终甚至在冷害下也能稳定产量。”论文通讯作者种康说。
水稻在确保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候变化,超过1500万公顷的水稻种植区已经受到寒冷的影响,低温对24个国家的水稻种植构成了重大挑战。因此,一个主要目标是通过分子设计开发具有增强耐寒性的水稻品种。虽然已知温度传感器能触发Ca2+信号以赋予细胞耐寒性,但人们对与其他辅助信息耦合的传感器知之甚少。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冷传感器与钙离子耦合,触发细胞内的温度感知。我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中温度感知的新途径。我们发现一个质膜定位的COLD6-OSM1模块触发了信号分子2 ',3 ' -cAMP的产生,启动了对低温的防御反应,而不仅仅是钙信号。”种康说。
在新研究中,种康与合作者发现了一个由COLD6和渗透蛋白样蛋白(OSM1)组成的冷传感器复合物。在正常条件下,COLD6与水稻G蛋白α亚基(RGA1)在质膜上相互作用。在寒冷条件下,OSM1与COLD6物理结合,踢出RGA1。这一过程伴随着OSM1的增加,导致2 ',3 ' -cAMP水平的升高,最终提高了水稻的抗寒性。这些信号机制可能也适用于其他作物,进而提高它们的耐寒性。然而,需要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研究来确定COLD6-OSM1模块的确切机制。
研究人员证明,COLD6基因的敲除和自然变异增强了杂交水稻的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COLD6的等位基因变异在对生长温度的地理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结果与水稻驯化的分子证据一致,表明大量驯化的等位基因起源于南亚和东南亚的野生水稻。
“总的来说,我们的发现提出了培育抗寒水稻品种的新策略。”种康说,“通过了解COLD6-OSM1复合体的工作原理,育种者有可能培育出即使在冷害下也能稳定产量的水稻,这在全球气温波动的情况下至关重要。”(来源:中国科学报 冯丽妃)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016/j.molcel.2024.09.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