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建军等 来源:《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4/2/21 10:12:02
选择字号:
溶解有机质空间格局和有机碳温度响应研究获进展

 

溶解有机质是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有机碳分解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密切相关。气候变暖背景下,湖泊沉积物有机碳分解特征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尚不清楚,阻碍了对变暖背景下湖泊碳汇功能的评估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精确预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军团队聚焦湖泊、河流等水体以及地球上其他主要生态系统,整合全球2995个溶解有机质样本,涵盖热带、苔原冻土等典型气候区,综合分析了两种溶解有机质的分子特征“氢/碳比值”和“氧/碳比值”,即H/C和O/C比值。研究表明,在陆-海连续体的生境中,溶解有机质H/C比值表现为雪>冰川>海洋≥淡水/土壤>地下水。沿纬度梯度,H/C比值呈可预测的U型模式;在40°-50°中纬度的河流、湖泊和森林土壤中,H/C比值最低。H/C和O/C比值主要受pH、溶解氧、碳氮含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该团队采集全国50个湖泊,分析沉积物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Q10,发现有机碳分解速率和Q10均表现出较大的变异;而在空间尺度上未发现明显的纬度梯度分布格局。有机碳分解速率主要受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而Q10主要受沉积物溶解有机质化学多样性的驱动。相较于传统环境变量如气候、理化因子和微生物群落等,研究考虑化学多样性将对Q10变异的解释度增加32.8%,且化学多样性是唯一具有直接效应的驱动因子。

上述成果从分子水平表征了溶解有机质的空间分布格局,揭示了湖泊沉积物有机碳分解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的纬度格局和驱动机制,将有助于剖析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湖泊有机碳稳定性及其介导的气候反馈机制。

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Fundamental Research和Global Change Biology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南京地理所自主部署项目等的支持。该研究由南京地理所、南京大学、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与英国剑桥大学等合作完成。(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fmre.2023.11.018

https://doi.org/10.1111/gcb.17158

湖泊沉积物有机碳分解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的空间格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