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 |
揭示全球尺度上风速与植物水力性状的关系 |
|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贺鹏程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余开亮、清华大学副教授王焓等合作,研究揭示了全球尺度上风速与植物水力性状之间的关系。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
长期以来,风被认为是影响森林群落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它不仅对森林群落造成损害,而且能够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蒸散发、降低植物的表面温度,并使植物失水。然而,在全球尺度上,风对植物水力性状的影响却被忽视,尤其在全球风速快速增强的背景下,研究风速对植物的影响尤为重要。
研究人员通过测定大量的野外实地森林木本植物,并收集前人已发表文章的相关数据,建立了包含全球469个样地1922种木本植物(2786个观测值)的关键植物水力性状数据库,分析了植物水力性状与全球风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即使在控制了其他环境因子如湿润指数、温度和蒸汽压差等的条件下,风速依然显著影响了植物的水力性状。在强风环境下,植物的导管直径更细、导水率更低、抗旱性更强,枝条上支撑的叶片面积更小。
该研究揭示了风速对植物水力性状变化的重要影响及作用机制。鉴于近年来全球风速快速增强,风对植物的负面作用可能会抵消其他环境因子对植物的正面影响。此外,开展严格的野外和室内控制实验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风对植物水力性状影响的机制。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9-024-02603-5
《中国科学报》 (2025-01-15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