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林(右)与团队成员围绕全国火情播报系统进行探讨。廖洋/摄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韩洪烁
连续几天降温,青岛的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寒意,西海岸智慧科技城的水池结了厚厚的冰。
1月14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园区见到孙林时,他正忙着送客户。“我一般8点就来了,在办公室谈项目、规划课题,在实验室做研发、指导学生实验,忙完基本接近凌晨了。”孙林笑着描述自己的日常。
孙林是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教授。而在距离该校2.7公里外的西海岸智慧科技城,他还有另一重身份——青岛星科瑞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寒假的校园变得冷清,但这家科技城里的公司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35名学生正在电脑屏幕前认真查看和记录数据,进行项目实验分析;82名员工井然有序地作业……
跋涉“无人区”
“孙老师,关于遥感图像处理的设计,我有一个新想法,您在办公室吗?”
早上8点55分,收到这条消息时,孙林正在公司的实验室里和学生探讨问题。
记者注意到,实验室墙上的值班表已排到了春节前一天。“寒假我们也加班加点,实验一天都不能耽搁。”孙林说。
坚守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十多年里,孙林先后完成十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过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和学生讨论结束后,孙林又与团队成员聚集在会议室展开“头脑风暴”。“10年后的主流技术是什么”是他们讨论的话题。
回到工位,孙林打开电脑,登录林火遥感监测系统,屏幕上的卫星遥感影像密密麻麻显示着各地的检测情况。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一旦出现火情,系统便会自动报警。”
每年秋冬季是林火高发季节,林火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此前,快速精准捕捉每一处火点一直是难题。通过对卫星遥感数据前期处理及建模分析,团队需要判断哪些地方在烧荒、哪里的湖泊被污染、哪里的农田被违法占用。而卫星遥感数据浩繁庞杂,这其中有没有误判?准确率高不高?
“我们打造了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范围内高时效性、高精度的‘天空地’一体化林火遥感监测系统,可实现全国范围内森林火灾的快速、高精度监测。”孙林说。
目前,孙林研发的火灾监测平台已经注册了上万名用户,遍布全国各地。他说:“火灾监测不分节假日和昼夜,一丁点儿也不能马虎。”
带着这个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年轻科研团队,孙林始终将研究课题定位在“前沿中的前沿”。他们在科研“无人区”里探路,目前已在卫星遥感火情监测、智慧农业遥感监测、灾害应急遥感监测等方面多次取得突破。
找准“真问题”
年味儿越来越浓,孙林和团队成员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采访的当天下午,《中国科学报》记者跟随孙林走进青岛鑫凯睿科技有限公司,忙碌的生产车间里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多台半人高的白色长方体机器。一道道白蓝光线闪过,机器内的转盘不断转动,一个个金属零配件从出件口滚出。
“零配件是否有问题,在电脑上一目了然,机器筛选出来的都是有瑕疵的。”孙林说,这样一台机器可以代替6至10名质检工人,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
这台被誉为“鹰眼”的机器就是孙林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视觉技术研发的CCD光学筛选机。
孙林与这家公司结缘于一年前。当时,该公司正面临电视机后壳防错检测极为耗时且不够精确的技术瓶颈。董事长张贤宁结识孙林后,便把这个难题抛给了他。
“我们能不能利用AI技术进行防错检测?”孙林组织团队开展专题讨论和“头脑风暴”,从问题分析到解决方案,不漏掉一个细节。最终,他们采用视觉系统和AI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开发出智能化防错检测系统。
“如果我们把分析卫星图像数据的技术用在企业生产线上,就可以通过分析图像数据判断机器生产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孙林说。长期钻研遥感技术的他,在偶然接触机器视觉技术后,敏锐地捕捉到机器视觉技术赛道的巨大潜力。
在最初的测试阶段,系统的检测准确率仅为85%,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泡’在实验室两个多月,重新调整模型参数,增加训练数据,与企业技术人员反复交流,优化检测流程。最终系统的检测准确率提升到99%,检测速度比传统人工检测提高了1.5倍。”孙林说。
为了完成复杂的研究开发、实验、优化、测试和应用转化等多个环节,孙林和团队成员以实验室为家,几乎没有周末和假期。“自己做的技术能被企业应用,这是头等骄傲的事。”在孙林看来,把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是学习的最大价值。
目前,他的AI图像技术、视觉业务已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等生产制造行业,累计案例场景近百个。
带着学生办企业
刚放寒假,山东科技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余振军就“泡”在了公司实验室。他把工作内容细化到每个小时,还计划春节假期提前从老家返回,继续实验。
去年加入孙林团队的研究生白嘉琪则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在这里感受到了创业的苦与乐,提高了学习和创新能力。”
2017年,孙林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依托山东科技大学人才科技优势及成果转移转化优惠政策,短短几年间,青岛星科瑞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两轮2000万元融资,并与华为、海尔、海信等达成合作,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匹“黑马”。
公司有一幢三层办公楼,一楼是研发、实验、样品展示场地,二楼是公司员工办公场地,三楼是研究生学习科研“工位”。目前,该公司有82名员工,其中26人是孙林带出来的研究生,这也是他创业之初的考量之一。孙林在山东科技大学的研究偏重应用,容易搭建团队实现项目落地。
此外,公司还有35名博士生和硕士生。“从培养研究生角度来说,投入公司的项目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思维提升有很大帮助,和单纯在实验室看文献不一样,更切合实际。”孙林对此深有感触。
带着学生一起办企业,让孙林对培养学生更有信心。在他看来,科研与创业不限于平衡,更是融合。
傍晚,西海岸的“灯光秀”开启,城市的喧嚣逐渐退去,孙林的工作还在继续。望着窗外的星星点点,他坚信“新的一年,潜心耕耘还会收获新成长,只须静待花开”。
《中国科学报》 (2025-01-16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