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新一轮的高校毕业生招聘就业工作也渐入高潮。不论是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还是在包罗万象的网络招聘上,博士学历几乎是许多大医院招募新人的“门槛线”。但高学历就等同于高能力吗?
拿不起手术刀的外科博士
最近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十病房主任张健群教授很忙。仅11月21日这一天,他就要上8台手术。虽然不是每台手术都要亲自操刀,但他一定得到场“坐镇”。按照医院规定,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可以做心脏搭桥手术,但科里有些拥有博士学位的副主任医师,职称到了,手术却拿不下来,张健群只得去帮忙。
作为全国知名心血管病医疗和研究机构,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近年招聘了不少硕士、博士。许多刚进科的博士做科研可以,做手术不成。该科组长曹向戎医生颇有同感地说:“一些刚毕业的心外科博士生,连手术操作、围术期处理等心外科的基本功都掌握不了,对心外科各种疾病的认识也只停留在书本上,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不甚明了。”
“博士医生拿不起手术刀,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主任李子荣教授毫不讳言地指出,近10年来,医生的学历越来越高,但临床动手能力却并未水涨船高。现在各大医院招新几乎是“非博士不要”,但拥有高学历的年轻医生不光在询问病史、确定治疗方案等基本环节上有待锤炼,就是外科浅表肿物切除等一些常用的小手术也做得差强人意。按照现行规定,博士毕业生毕业两年后就可以晋升副主任医师,但有了副高职称的年轻医生在处理复杂手术时常常还需要主任医师来主持。
“高职低能”缘何而来
高学历、高职称、低能力,缘何而来?李子荣教授认为,能够获得博士学位,说明这个学生的基本素质是不错的,博士生在外语水平、科研能力、文献搜集利用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博士生拿不起手术刀的关键还在于毕业后缺乏职业训练,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不完备所致,而不是博士学位本身有问题。”
有观点认为,苦读多年的博士生再做住院医师是浪费时间。对此,李子荣教授认为,有了扎实的临床基础,博士生会成长得更快,达到更高的水平。“还没学会走路,肯定跑不好。不做住院医师,一辈子都做不了好医生。”李子荣教授说,博士毕业生在工作一年后就是主治医师,两年后即可晋升副主任医师,缺乏住院医师阶段的规范化培训,缺少了在临床的摸爬滚打,自然在临床上显得“低能”。 “不论学历高低,都必须完成住院医师的培训,博士学历者可以酌情缩短培养时间,但绝不能不接受培训。医生必须接触病人,学会和病人打交道,一个好医生不仅要技术好,也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这些能力都必须通过在临床中真正接触病人才能获得。”
“问题首先出在培养和职称晋升的制度上。”张健群认为,造成当前年轻医生高职称、高学历、低能力的主要症结,在于培养和职称晋升制度存在缺陷。按照临床医生培养路径,通常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的临床专业医生,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晋升到副主任医师,至少需要10年临床实践。而一名获得博士学位的医生,毕业两年后就可以晋升副主任医师。没有经过临床培养,缺乏足够的临床实践,使得这些博士医生即使获得了副高职称,也难以在临床工作中独当一面。另一方面,重学历、重论文的现行职称晋升制度,使高学历者在职称评审时有优势,“学历高、发表论文多,评委打分就高”,因而造成部分医生片面追求学历、发表文章,忽视了临床经验的积累。
另一方面,为了拿学位、发论文,在3年的学习期间,博士生们常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常常无暇顾及临床基本技能的培训,这也是造成他们毕业后动手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这样一个事例,一名外科博士生在完成半年的基础课程后,就一头扎进实验室里,精心设计动物实验,病房难得看到他的身影。这样的外科临床专业的博士生,毕业时论文可以完成得很漂亮,但临床动手能力是否能够真正达到毕业要求就很值得怀疑。
此外,社会对博士们在认知上也存在一些偏差。比如医院对博士期望值过高,公众普遍以为博士是高水平人才的代表,高学历就应该是专家等等。事实上,这些观点对于医学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来说,是不正确的。博士生拿到了博士学位,只能说明他在某一方面的学识和科学研究比较深入,并不代表他作为临床医生的能力。所以,对于临床医生,绝不能仅以学历论高低。
“让年轻医生真正沉下去”
必须让走出校门的年轻医生在临床得到尽可能多的锻炼,才能积累起临床经验,早日独立拿起手术刀。
毕业后医学教育就是着力解决医生的动手能力问题。以住院医师培训为核心内容的毕业后教育是医学教育特殊性的集中体现,强调临床技能培训的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应该是每一位医学生都必须经历的学习阶段,这一阶段不能因学历高而省略。目前,包括住院医师培训在内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李子荣教授介绍说,在中日友好医院,研究生毕业后都必须至少经过两年的住院医师培训,达到相应标准才能在临床中独当一面,而本科毕业生则需要3年。今年该院就有几位年轻医生因为没有达到住院医师培训的标准而离开医院,这其中也有博士毕业生。北京大学运动医学所所长于长隆教授也提出,公众以及招聘单位应当淡化“博士就是高水平”的观念,“博士研究生学习经历只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阶段,他们毕业后,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打破学历和职称等级,统一编组直接管理病人的“小组负责制”也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应运而生。张建群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脏外科医生,需要经历漫长而严格的培养过程。按照规范的专科医师培养计划,在普通住院医师培养阶段完成后,还需要进行3年的专科训练,才算是心脏外科医生。年轻的博士医生可能在某一方面钻研较深,但在相关知识的掌握上缺乏广度,这些都需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充实积累。
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实行的“小组负责制”就是, 60张病床、15名医生。从学历角度,博士6名、硕士5名、学士4名;从职称上,正高两人,副高4人,主治9人。整个病房分成4个组,每组15张床,由一名组长负责。担任组长的人不论学历论能力,只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不管本科毕业,还是硕士、博士毕业,也不管目前职称是正高、副高还是主治,都可以担任。组员则既有主治医师,也有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而且不论学历高低、职称高低,都要接受组长的领导,并担负起主管医生的工作——直接管理床位、病人,包括查体、写病历。张健群说,这样做的好处是:组长,作为一线临床工作带头人,做到了不拘一格选人才;组员,即使是博士、正高职称,也要直接管病人,从而给了他们重新积累临床工作经验的机会。这对他们长远发展来说,是大有好处的。所以,每当科里来了新博士时,科里都会要求他们先“沉下去”。
张健群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心脏外科医生,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和积累过程。心脏外科医生不仅需要掌握心脏外科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对超声、核磁、心内、术后监护、体外循环、麻醉等多学科知识非常熟悉和了解,而这些都需要在临床工作中长期地学习和积累。所以,年轻医生只有尽可能多地在临床实践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才能为早日独立拿起手术刀打好基础。
中日友好医院则通过严格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和采取“评聘分离”的办法对“高职低能”的医师进行培养。李子荣教授说,今年全院有副高职称的40名员工参与聘任,只有27人获得聘任,1/3的人落选。有的需要三四年才能评上。关键是看能力,而不是看学历、看职称。
李子荣教授还认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制度也应当有所调整。虽然我国目前的医学博士分为科研型和专业型两类,但由于就业渠道窄等多种原因,许多科研型博士转而从事临床工作,没有临床经验的他们自然也显得力不从心。对此,可以参考国外模式,必须拿到临床专业博士学位的才可以从事临床工作,而科学型博士在研究机构中更能发挥其才能。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