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兰州大学张平中研究员领衔的研究队伍在东亚季风的必经之路、甘肃省万象洞内发现了一根拥有1810年历史的石笋,继而对石笋的铀、钍含量和两种氧原子的足迹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每当亚洲夏季季风减弱时,中国所在的几个主要朝代,包括唐、元、清和明。
研究人员表示,东亚的夏季季风源于印度洋,当夏季季风增强时,会将丰沛的雨水带入中国内地,灌溉田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相反,当夏季季风减弱,中国内地的雨水也相应减少,干旱的气候影响了收成,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研究指出,夏季季风关系到太阳的变化、北半球气温、中国的气温、阿尔卑斯山的冰山消融以及中国的历史文化变迁。
比如,研究发现公元850至940年间,东亚夏季季风明显减弱,此时正值中国唐朝的最后六十年间,同时也与玛雅文化的消亡时间高度吻合。
公元960至1020年,夏季季风增强,同时期中国正处在北宋初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几个时期之一。
“我们并不只是发现了(气候)与某个地区或某个朝代的兴衰的相关关系,而是对应了好几个历史时期和多个地区。”文章的共同作者之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地理学家拉里·艾德华兹(Larry Edwards)说。
该研究小组的另外一个惊人的发现是,夏季季风的强弱与气温之间的关系在1960年以后出现了非自然的突变。
爱德华兹说,1960年以前,夏季季风增强会带来充沛的雨水,但是1960年以后,这一趋势颠倒了,增强的夏季季风反而引起了降水的减少。
但是这一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爱德华兹称。
Science, 2008, 322, 940-942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第二期样刊 进展)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