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还红红火火的民办院校,近年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招生危机。有信息披露,2009年江苏省六成民办高职招不满。2010年第二阶段招生时,有8万多考生没有填报志愿,选择了复读、出国、直接工作或走自学考试、成人教育学习之路,使考生的数量与招生计划基本持平。再除去一些报了名、参加考试后又放弃的学生,一些成绩实在太低的学生,最终导致招生计划大于实际需要上学的人数。江苏省高校第一次受到生源不足的冲击,特别是第二批次的民办高职学院,生源的严重不足使办学者产生了焦虑,甚至对今后的发展感到恐惧和无望。
中国的高等教育真的是生源不足、供大于求了吗?民办高校,特别是专二批次的高职院校,真的是没有发展空间了吗?
首先,从生源数量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200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2826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280万人;2015年高等教育在校生308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390万人;202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33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480万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数量是在稳步增长的。
有数据显示,未来10年,我国18~22岁年龄的人将从2010年的12438万到2020年下降为8920万,总计下降3518万人。这就意味着入大学的适龄人的绝对数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需求提升,毛入学率将从2009年的24.2%到2015年增长到36.0%,到2020年增长到40%。上大学的人数比例在不断上升,到2020年不会出现供大于求、计划大于实际需要的上学的人数。只是随着毛入学率的增长,学生对上大学的要求会更加理性,对学校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大学的质量、特色、品牌将成为学生选择高校的重要因素。
在高等教育新一轮的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最近3~5年,尽管生源总数不会有大幅下降,但家长、学生的选择会越来越理性,报考平庸院校的人数会越来越少。大浪淘沙,必然有一批学校被淘汰,也必然有一批学校会提升、壮大、发展。
据2007年世界银行专家组报告,中国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人数占世界的17%,但教育市场价值只有2%。中国的高等教育,包括民办高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能否以质量来吸引广大学生。
其次,从社会需求看。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优秀的各类人才。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科学发展。
宝塔型人才需求结构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提升、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结构是中间很大、两头很小的棱形结构,从培养方式看,形成了两头向中间挤压的同质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少,国内顶尖大学尽管招收了一流的考生,却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一流人才。第一线的基础人才少,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能、会操作的技术骨干,目前就是高薪招聘也是应征者寥寥。学校追求综合性、多学科、求大求全,基本雷同的培养模式,使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只有入学考分、学校、学历的区别,一到实际使用时,几乎很难看出明显的差异。创新创造的拔尖人才、科学研究的基础人才、技术领域的骨干人才、一线操作的技术人才……社会需要大量不同层面的人才,但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素质优秀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类人才;一方面是有的学生有学不想上。而民办高校却处于招不到学生的恐惧之中,这难道不值得学校冷静思考、深刻反思吗?
我国的民办院校大多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是顺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新生事物。民办教育不仅是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而且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但由于民办高校在起步阶段的不成熟,不少学校经历了初创的坎坷与曲折。同时,由于没有充分利用民办教育的优势,未能结合中国的实际、吸取国内外高校办学的经验和教训,导致今天具有中国特色、有追求、有思想的民办高校寥寥无几。
在高等教育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民办院校还可以揽到一批学生,可一旦教育资源相对宽松、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自由的时候,没有个性、没有特色、没有品牌的民办院校必然会处于被淘汰的危机之中。
今后3~5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期。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大格局中,民办高校必然有其一席之地。有理想、有作为的民办高校,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准确定位,明确目标,充分发挥民办的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大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特色,创建品牌,在危机中振兴,努力创建一批高水平的民办院校。
(作者系江苏大学党委原副书记)
《科学时报》 (2010-11-30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