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没有文化含金量、品位高不高,如今似乎不少电影都有了把推广活动往大学放的新习惯。这新习惯,显然还让人不太习惯。
最近香港影帝梁朝伟等明星带着新片到复旦大学和大学生谈梦想,复旦相辉堂里学子济济一堂,还发生了学生会组织35名武警班学员去为明星见面会维持秩序,致使他们集体旷课的插曲。虽然组织者解释说不知学生有课、已当即道歉并让学生回去上课,但被“放鸽子”的哲学教授张庆熊仍十分愤怒,在学校网上发表《“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从影星来访,一堂课35人缺席谈起》的文章,感慨“复旦的世道变了”。
不只是复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大学的世道变了”。
如今已是中年老年的两代人喜欢追忆上世纪80年代。那时的大学,图书馆里去晚了就找不到座位,自修教室、实验室夜晚灯火通明,让大礼堂、阶梯教室为之拥塞的场景也时有发生,但那多半都是在举办热门讲座,受追捧的是学术界的名家或“明星”。学生们虽然也喜欢“小花”,迷恋“许文强”,但满脸兴奋地追逐娱乐偶像索要签名、八卦情感隐私、请教做人的道理之类,极少听闻。
大学,本该有属于社会精英群体的矜持与清高。虽然已经宣称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竟,在13亿人口中,受到正规大学教育、尤其是能在国内一线名校就读者,终究还是少数。清高,不是对于普通人的倨傲,而是对于名利、潮流、习俗的质疑性思维习惯和独立判断态度。
大学校园里明星“闪耀”,错不在学生,而在教育和社会环境之变化与缺失。过去这些年里,在商业化、物质化的潮流里,许多成年人精神信念也未能坚守,大学里确实存在如张庆熊教授所痛心疾首的“不把学术研究当作重点,而迎合社会流俗”的现象,自小学到大学,只管培训学生考高分、求生计之“术”,而忽略精神品格上的发育引导,已成教育的痼疾。连原本应属大众文化产品的电影,精神的高峰也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近几年里除了华丽的商业包装和耍贫嘴式的小聪明,透过国产大片和娱乐明星的百变妆容,我们鲜少能看到有对精神境界的不懈坚持与追求。看看复旦大学生向明星们发问的那些情感类话题,和他们表达的那些不失单纯的“小我”心愿,也可窥一斑。
好在,我们终于开始关注整个社会的精神建构,要大力进行文化建设,不再一味纵容庸俗娱乐化了。要让“大学的世道”逐渐再变回来,不偏离教育和学术的正道,如今正是契机。
张教授的愤怒绝非小题大做。但,仅有愤怒还不够。“大学的世道”之变,中国社会的精神复健,都不能靠等靠骂,还要靠从政府、从教育尤其是大学开始的踏实建设。比如,可以从教授们不为利诱、不因权移、不媚俗、不浮躁的言传身教做起,把追星、爱娱乐的那部分学生“追”回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