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烟草院士”引发的争论中,真正的焦点是香烟“降焦减害”在科学上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虽然目前对于此命题的证伪主要来自“跨界、跨领域”的学者,但学术讨论不应设限,反倒是烟草研究领域的学者应该站出来澄清事实,但他们选择了“集体噤声”。
本报记者经多方联系,采访了烟草研究领域内的几位专家,希望他们能为公众厘清“降焦减害”命题的真相。
本报记者 王 剑
“降焦减害当然不是个伪命题。”
“都说焦油有害,有害的东西减少一点有什么不好呢。”
“我想烟草局会有一个代表性的意见出来处理这个问题吧。”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尊权于12月23日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发布54名新增院士名单,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他的当选像引爆了一枚炸弹,引发各种质疑。在各种质疑声中,“降焦减害”是不是一个伪命题被当做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提出。
学术问题应回归学术范畴,而不是舆论与情绪的简单释放——面对质疑本身,公众中不乏理性的声音,他们希望科学界能从学术探讨的角度予以澄清。
对此,本报记者多次尝试联系郑州烟草研究院及谢剑平本人,该院也一度决定派人从科研的角度正面回应此事,但最终放弃。他们还是选择沉默。
记者经多方联系,采访了烟草研究领域内的几位专家,希望他们能为公众厘清“降焦减害”命题的真相。或者,将他们的观点再次交给公众评判。
观点一:空气污染比吸烟更可怕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嗜好,还能起到提神的作用,原产地中南美洲的土著人曾把吸烟用于宗教仪式——烟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浓缩成一句话,就是这样。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教授刘国顺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重点讲述了烟草发展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我国烟草种植面积年均约为2000万亩,总产4000多万担。1984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成立后,推动了烟草产业的发展。1990年~1997年,我国烟草种植面积年均达到2500万亩,总产达到6000万担。
我国现有200万农户约1亿烟农,且种烟区多在经济较落后的贫困地区。烟农种一亩烟当年可收现金1000~2000元,为粮食作物收入的3~5倍,是一种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然而,卷烟烟气中含有多环芳烃、亚硝胺等有害成分,正在危害我国3.5亿烟民。
刘国顺介绍,吸烟有害健康,科学已经证明。但烟碱的化学性质可以以任何比例溶于水,它不同于毒品,不是积累性中毒物质,因此烟草未被列为毒品。
吸烟虽然致病,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抽多少、能不能致病,还在于个人身体的适应性,不是说所有抽烟的人都生病。”
同时,刘国顺列举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伟人抽烟且长寿的例子,意在说明抽烟与长寿之间尚不确定的关系。
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院长周冀衡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城市空气污染比吸烟要严重得多,在马路上吸入的焦油含量要远大于抽烟。
周冀衡引钟南山院士的一份统计作进一步说明。即几年内在肺癌发病率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发病人群中烟民的死亡比例并没有增加。
“结论就是,导致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不是吸烟,而是环境问题。抽烟只是一个诱因。”周冀衡很激动。他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科学家和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该找到生病的元凶和主要的控制因素。
观点二:“降焦”提高卷烟相对安全性
西北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关于烟草危害的争论与前不久北京PM2.5的争论一样很难辨清。“美国驻华使馆的人认为很危险,不应该出去,但我们中国人还在街道上走来走去。”这位多年从事中草药降低卷烟危害研究的学者说。
此前,有媒体质疑谢剑平的研究时,曾引述其在200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谢剑平在论文中表示“卷烟主流烟气的危害性指数和焦油基本没有线性相关性”,“同一种卷烟的焦油排序和危害性指数排序结果也有较大的不同”。换句话说,焦油含量和卷烟危害性的关系并不清晰,即“降焦”未必能够“减害”。
上述教授表示:“这是对谢剑平的论文的断章取义。”他认为,吸烟有害健康至少违反了哲学的两分法,因为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还有量变、质变的问题。“吸烟有害健康是一个大的前提,过量吸烟有害健康。”
目前,烟草行业整体上倾向于“向一个具有烟草需求的人提供一种低危害的选择”,并坚持认为这是一种“不希望让危害向高端发展”的良好愿望。
据此,上述教授认为,全社会应该看烟草行业或者是与烟草行业相关的一些科学家所做的工作,“理性看待这样的工作就会好一些”。
外界质疑,“降焦”后会导致烟民过量吸烟。降低卷烟危害的技术中有一项物理打孔稀释技术,即把抽进去的烟气混合空气,给烟稀释。因此,也有烟草学者认为,从整体上看,烟的摄入量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会成倍增加。
“‘降焦减害’是国家烟草专卖局的一大战略,它主要针对我国烤烟型卷烟的焦油含量高的问题。随着焦油含量的降低,它的相对的安全性会提高。”上述教授说,这是21世纪我国烟草工业的一项战略,而谢剑平“把这个战略执行得比较好”。
观点三:不研究“降焦减害”经济损失更大
“‘降焦减害’是伪命题、伪科学,这个提法不合适。”刘国顺说,这些年通过研究已经有效减少了烟焦油中的有害物,“‘降焦’是起到作用的,是能减害的”。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卷烟的焦油含量每支甚至高达30毫克。现在,国家烟草专卖局规定的卷烟焦油含量,要求降到每支12毫克以下。
周冀衡则认为,降低焦油量能减少对身体的危害,就像减少空气污染肯定对人有利一样,这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基本常识”。
“现在有些东西被妖魔化了,那么多影响人健康的大事不关注。谢剑平现在做的工作是对抽烟的人负责任。”周冀衡强调。
“国外也在研究卷烟的‘降焦减害’,作为烟草行业的研究机构,他们应该去研究。”刘国顺质疑道,“我们不研究,就总比人家差,如果竞争不过,外国烟进来得多了,我们的经济损失会很大。”
“社会上谁有想法谁就说,但是作为研究成果还是应该得到承认。”前述西北大学未具名的教授表示,“一些专家跨界评论的做法十分不负责任”。
记者了解到,刘国顺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种植提高烟叶的香气,即质量问题;二是以农业措施降低烟草的有害性。在烟叶香气方面,我国已能达到美国烟叶的香气水平,但国外烟叶的整体质量仍然较高。
“我研究在烟叶成熟前把焦油降下来,而谢剑平研究在卷烟生产工艺环节利用技术手段降低焦油含量。我是农业技术,他是卷烟工艺技术。”刘国顺说,他们都在郑州,经常见面,这件事对他的影响比较大。
观点四:我国控烟效果并非不好
烟草能够生存有其道理,但是它的传播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禁烟之声。抽烟是不良嗜好和习惯,公众应该远离烟草,这些观点已被全社会普遍接受。
近10年来,在中式卷烟的研究上,我国烟草行业在控烟与健康方面并非没有作过努力,其主要方向也是从不健康逐渐走向相对健康。
周冀衡认为,不能把呼吸道疾病都归结为吸烟,或者用一个文字游戏如“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概括。宣传控烟是文明的标志,但更需要科学,而不是危言耸听或者妖魔化。
“对烟民来说,即使抽烟明天会死,他可能会照抽。关键是要动员全民远离烟草,这是一个全民性的事情,要用控制毒品的劲头来控制它。”周冀衡说。
前述西北大学未具名的教授并不认同我们控烟效果不好的说法。他感觉,现在在公共场合吸烟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像机场、餐饮业等一些场合都开始禁烟。“这就是一种进步。”他说。
“这个事在国际上已经炒过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了。”电话中的朱尊权院士声音略显沙哑。“烟草(工业)是国家层面的决策。我国烟草研究与国外相比,虽然起步晚一点,但是我们跟他们还是差不多的,也和国外合作做了很多事。”
“至于‘减害’会让吸烟者抽得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其实这是一个普通的哲理问题,过去谈一个小时我也能谈。但现在这个情况下,我还是不谈了、不谈了……”朱尊权说。
《科学时报》 (2011-12-26 A3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