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3 7:59:08
选择字号:
张维岩院士:不能仅仅满足于“科技小康”
 
■本报记者 丁佳
 
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这也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张维岩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要建设小康社会,但不能满足于‘科技小康’。在科技方面,尤其在重大问题上,我们要有科技大国意识。”
 
张维岩坦承,现在学术界有一种“向美国看齐”的现象。一些科学家在申请项目时,总会提到美国的做法;开会讨论问题,虽然自己也有创新之处,但总的技术路线却常与美国一样;个别领导在询问进展时,也会问“美国是怎么做的”;当美国的研究出了问题时,“国内一些科研人员马上就开始往回缩了”。
 
“我看,跟‘两弹一星’时期相比,我们的精神和勇气还是差了一点。”张维岩说,“中国从1840年以后,在科学技术上一直比较落后,但现在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相应地就应该建立大国意识。”
 
在他看来,有没有大国意识,是一个国家科技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中国的邻国俄罗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拿我所从事的激光聚变研究来说吧,俄罗斯人采用了与美国完全不同的技术方案。虽然这个方案最后失败了,但俄罗斯人却赢得了业界的尊重。有的时候,十次悲壮的失败甚至胜过一次成功。”
 
他认为,这样的精神可能从苏联时期就已经扎根在那片寒冷的土地上了。从上世纪中期以来,苏联和俄罗斯航天业就波折不断,屡遭挫败。
 
但人们从来没有听说俄罗斯退缩或放弃。时至今日,俄罗斯仍然是世界公认的航天大国,他们掌握了成熟的空间运载技术,也已成为航天器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
 
张维岩认为,俄罗斯的精神值得中国学习:“科学本来就是要探索未知,做别人没做过、不敢做的事,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领域。因此,科学也更需要容许失败、宽容失败。全国上下都要培养这样的科学精神,形成这样的文化氛围。”
 
“有勇气,有智慧,扎根中国现实。这就是我们科技界所有人都应努力的方向。”他最后说。
 
《中国科学报》 (2012-11-2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