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6日讯(记者张巧玲)记者从今天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正式对外发布。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医疗卫生的基本状况,回顾了多年来中国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所作的努力,展示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性成效。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介绍,白皮书由前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正文部分介绍了卫生基本状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传染病防治与卫生应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保护、中医药发展、卫生国际合作等情况。
白皮书指出,中国已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多年来,中国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经过不懈努力,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2010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2年的51.3/10万下降到2011年的26.1/10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三年多来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效:构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保障网,基本药物制度从无到有并实现基层全覆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人民群众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中国科学报》 (2012-12-27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