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丽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3-3-5 9:55:21
选择字号:
教育观察:4%做大的蛋糕切给了谁
 
4%终于从梦想变成现实
 
2013年全国两会刚刚拉开帷幕,可以预见的是,在此期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一目标有没有实现,实现后新增的大笔教育经费投给了谁、花在哪儿、产生了多大效益,必然会成为两会代表委员讨论和追问的热点。
 
4%,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在2012年实现的目标,是温家宝总理去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郑重承诺,也是萦绕在国人心中多年的梦想。
 
来自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的数据显示,4%这个目标已经如期实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19322亿元,按照4%计算,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应为20772亿元。根据财政部网站上公布的《2012年财政收支情况》,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为21165亿元,比预算还多支出了393亿元。
 
自从1993年国务院首次提出4%的目标到今天,经过近20年的马拉松长跑,多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在薄弱环节,让民众直接受益
 
2012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为117210亿元,教育支出是21165亿元,也就是说,国家拿出了六分之一的财政收入用在了教育事业上。
 
怎么科学合理地使用如此庞大的教育经费,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两会前夕,教育部就新增教育经费的使用向公众亮出了账单。透过一连串的数据和项目可以看出,对于新增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相关部门以公众利益为目标导向,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成为投入重点,实现了“四个倾斜”: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
 
教育部提出要“补短板”,而首当其冲的短板就是学前教育——因为多年“欠债”,学前教育已是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入园难、入园贵”成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作为北京市的一个普通市民,林女士并不是很清楚各级政府是如何去补学前教育这块短板的,但她能明显地感觉到,国家开始重视幼儿园并增加投入了。因为,在CPI指数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她女儿所在幼儿园收费去年反而下降了。
 
林女士的女儿就读于一所单位自办园,已经上了两年多。之前,每月保教费和生活费合计要交1600元,而从去年春季学期开始,缴纳费用变成1000元。“幼儿园肯定是拿到国家的财政补贴了,否则怎么可能少收钱呢。”林女士认为,按照幼儿园现行收费标准,如果没有政府投入根本不可能维持正常运转。
 
让林女士产生上述感受的,是以下这些看似枯燥的政策和数字。
 
数据显示,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253亿元,主要用在支持中西部地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和支持农村中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以及幼儿奖补等项目。
 
按照“地方先行,中央奖补”的原则,中央财政全面启动学前教育资助工作。2012年共安排奖补资金8亿元,重点支持24个省份开展此项工作。
 
在中央财政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快速扩大,2010~2011年全国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万多所,新增在园幼儿560多万人,增长量超过前10年增量的两倍;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62.3%,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
 
除了学前教育之外,历来薄弱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也是教育公共政策和新增经费投入的关注重点。
 
从2009年开始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央财政4年累计安排300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000多亿元,13.6万所学校、约3.5亿平方米的校舍通过加固改造或新建重建达到抗震设防标准和综合防灾要求。各级政府的校舍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显著增强,“最牢固、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校舍安全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在职业教育方面,2010~2012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223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吸引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师资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瓶颈。2012年,中央安排专项资金7.2亿元,实施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
 
经费首先保证雪中送炭
 
对于新增教育经费的使用,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
 
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事例是,中央财政的阳光开始照耀到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身上。
 
熟悉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地方财政投入不足,巨额银行欠贷,优秀人才难以引进,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普遍面临的困境。相比之下,由中央财政拨款的部属高校,日子就要好过得多。
 
如今,地方高校也可以从4%做大的蛋糕里分得一杯羹。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央财政在提高部属高校生均基本拨款定额的同时,2011年、2012年安排地方高校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奖补资金,29个省份(含计划单列市)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超过1.2万元。同时,实施地方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中西部省份,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每省支持建设一所地方高水平大学。
 
新增教育经费还用于支持地方化解高校债务,中央财政下达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地方化解高校债务风险,提升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这一点得到了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长友的证实。这位高职高专院校负责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从2011年开始,陕西省大幅度提高了包括高职高专院校在内的所有高校的生均经费,本科院校增加到1.2万元,高职高专学校增加到9000元,都翻了一番。
 
而且,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陕西省去年开始帮助地方高校化解债务,每所高校中央财政给提供50%的配套资金。“我们陕西高校多,这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啊!”
 
雪中送炭的举措不止这一项。
 
比如,加大学生资助力度。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60亿元为约26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职免学费政策范围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惠及1200多万名学生。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设立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一次性补助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交通费及入学后短期生活费,资助标准为省内院校录取新生每人500元、省外院校录取新生每人1000元。寒门子弟可以不用再为开学报到发愁了。
 
比如,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发展。从2011年开始启动普通高中改造计划试点,2012年实施范围由西部12个省份扩大到中西部21个省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央补助资金由10亿元增加至20亿元。
 
4%之后该做什么
 
不可否认,在强有力的公共政策和教育投入的支持下,中国教育的外部环境已经得到极大改善,诸多矛盾得到缓解。
 
2006年前后是教育问题最为集中矛盾最为尖锐的一段时间,那时候,每到两会,教育是代表委员批评最热烈最集中最尖锐的领域之一。2006年两会,新华社发文给“教育不公”画像:一黑二斜三苦四丑,引起巨大反响。但这两年两会上,教育显然已经“风头不再”,前几天,有媒体盘点了今年两会网民关注的5个热门话题,教育已经不在其列。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问题由此就得到了解决。有关人士指出,即便教育经费已经有了大幅增长,但很多问题还仍然存在。4%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今后还要继续保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
 
而对于越来越多的教育经费,在用好的同时,还必须管好。
 
教育部已明确把2013年确定为“教育经费管理年”,尽最大努力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事实上,教育部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一系列制度措施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监管。比如,颁布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小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直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建立了对重大项目资金的全过程监督检查机制。建立了直属高校财务巡视制度。加强了教育内部审计。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推动高校财务信息全面公开。加强专业化管理,全面提升经费管理水平。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长友告诉记者,现在对学校而言,无论是生均经费的使用,还是一些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审查都已经非常严格。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