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惠钰 贺根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8-7 9:12:25
选择字号:
粉垄栽培开启农耕新模式


 
科研人员正在观察粉垄技术种植的木薯。
 
■本报记者 李惠钰 贺根生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经提出:作物要获得理想高产,就必须“良种+良田+良法”。实践表明,“粉垄”为进一步提升耕地良田化、耕作良法化提供了可能。
 
在广西农科院的一片试验田里,工作人员只需用一台粉垄机,就能完成土地翻耕的所有任务,帮助农民彻底告别了“犁、耙、打”的耕作历史。
 
不久前,考察完广西粉垄栽培试验田的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正斌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粉垄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高效利用水分、养分、光热等自然资源的特征,增产效果显著,是一种创新的现代农业模式。”
 
良法造良田
 
粉垄栽培技术是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韦本辉发明的一项利用拖拉机带动机械螺旋型钻头垂直、横向切割粉碎土壤并可直接种植作物的新型耕作技术。长期从事旱地和节水农业研究的张正斌也称它为“粉垄深旋耕技术”。
 
“它能够打破犁底层,形成更大的土壤水库,并高效利用天然降水和灌溉水资源,增加土壤松土量、通透性和微生物数量。”张正斌告诉记者,粉垄深旋耕技术不仅能激活土壤酶活性并加快土壤养分的速效释放,还能形成良性的农田生态环境,让作物大根、深根和壮根。
 
与当前推广的浅耕层(水平轴)旋耕技术不同的是,粉垄深旋耕技术能够根据作物种植的需要,垂直入土30~60厘米,通过高速旋转、横向切割来粉碎土壤,代替传统犁翻碎土,一次前行就可完成传统犁、耙、打的全部耕作程序。
 
在我国输不起的18亿亩耕地红线下,这个看似简单的办法却具有显著提高农田产量的潜力,也为国家粮食增产找到了新思路。
 
韦本辉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广西农科院经过多年在广西、甘肃等9个省(自治区)进行粉垄栽培应用示范,测产结果显示,马铃薯、木薯、甘薯、甘蔗、桑树等作物增产30%~50%,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增产10%~30%。
 
张正斌表示,通过粉垄深旋耕高效农业耕作栽培模式的建立、示范与推广,充分发挥其在中低产田地中的改造作用,将有益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是实现我国粮食持续新增的关键措施之一。
 
潜在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同一类型地区粮食单产水平相差悬殊,高的亩产500~1000公斤,低的只有200~333公斤,相差2~3倍。另外,全国12178万公顷耕地中有2/3为中低产田,其耕作松土层只有15厘米左右,这对提高作物单产极为不利。
 
在张正斌看来,粮食新增关键在于挖掘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若全国60%的中低田应用粉垄松土层加深至25~30厘米,通过良种加粉垄耕作良法叠加效应,就可实现巨大潜力的粮食新增。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若全国18亿亩耕地实施粉垄耕作5亿~10亿亩,就可增加0.5亿~1亿亩“耕地水库”,其生产能力可相应提高10%~20%;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16.5亿亩中的40%,即6.6亿亩应用粉垄技术,就可增产粮食660亿斤,养活1.65亿人。
 
另外,粉垄耕作技术还可提高肥料效率10%以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0%以上,作物净光合速率提高10%以上,提高产量潜力平均可在10%~15%。
 
在甘肃,粉垄后土壤水分增加27%、 0~30厘米土壤全盐含量降低38.2%;在宁夏,粉垄后0~20厘米土层盐分含量降低54%;在辽宁,粉垄后土温提高1~4度;在河北,粉垄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9%。
 
而这些自然正能量性效应,也都是传统耕作无法比拟的。
 
不久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治协商委员会一行5人来到广西农业科学院对粉垄农耕新技术进行考察调研。专家普遍认为,粉垄农耕技术已经具备在国内大面积推广示范的可能性。
 
大面积推广仍需时日
 
作为技术发明人,韦本辉相信,作为一种新的农耕方法,粉垄技术一旦被人们认识并推广开来后,就“有可能对中国甚至世界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不过,粉垄栽培技术虽然在我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与全国甚至世界性大面积推广应用还存在一定距离。
 
曾经参与考察调研的几位专家为此建议,就像当年杂交水稻研究一样,粉垄技术也应该从国家全局发展的民生性、战略性的高度上,重视其研发,特别是粉垄机械的研发与生产。
 
例如,运用现代材料、自动控制、电子包括卫星导航等技术,以及利用现有粉垄机专利技术原理加以二次设计制造世界最先进的粉垄农机等。
 
张正斌则建议,国家还应在推广粉垄深旋耕作技术、机械制造及销售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补贴支持,让这一新耕作模式在我国农、林、草业高产高效发展、西北地区生态重建及盐碱地改良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他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将粉垄栽培这一新模式列入国家和各省科技计划,组织全国联合攻关,进一步完善和形成粉垄深旋耕高效农业配套技术体系,逐步在全国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中国科学报》 (2013-08-07 第5版 技术经济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