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近年来备受诟病的研究生教育即将迎来重大变革。本月中旬,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各地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切实转变只重科研忽视课程的实际倾向。《意见》从强调课程地位、明晰课程体系导向,到完善课程审查、选课、研究生考核、导师评价激励机制等,几乎涵盖了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对于研究生课程和科研在研究生培养中究竟该保持怎样的关系,我国研究生培养机构一直摇摆不定。以前,很多学校重视课程教学,但学生反映公共课程太多,课程教学和大学本科教学相差无几,没有提高研究能力。之后,教育部门和学校都提出导师有课题项目才能带研究生,同时对在读研究生提出撰写、发表论文的要求,可课程要求却降低了。有的学生一进校就被导师要求参加科研,申请课题、撰写论文,成为导师的“打工仔”,学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数量及期刊档次)成为申请答辩的前置条件。
现在教育部发文要求高校重视研究生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对扭转过度强调研究生科研会起到一定作用,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关键在于没有切实实行教授治校,落实导师制。
我国研究生课程质量为何不高?原因有二,一是教师为学生上课,只是完成工作量的要求,对于究竟上得如何,大家并不关心。因此,有的老师为研究生上课,根本不花多少时间准备,而是照本宣科。研究生课程考试也是采取期终统一测试的方式,学生只要在学期结束加紧准备通过考试即可,这样的课程质量可想而知。而在国外一流大学,不论对本科还是研究生的课程质量要求都很高,研究生要通过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要完成2~3篇课程论文,而专业硕士更要完成多个案例教学。
二是导师没有充分的教学自主权,在上课时还受到各种限制。国内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往往注重理论讲解的比较多,引导学生参与研讨、实战的比较欠缺。老师在课程教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方面,鲜有创新,主要是大班授课方式,少有小班的研讨课。
而研究生本来可以通过和导师一起进行学术研究,接受学术训练,但当下研究生参加科研却发生变异,不是利用科研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让学生参加科研,提高导师和学校的“科研产出”。在我国的不少高校,由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已达到学校发表论文总量的一半。这不是研究生质量提高的结果,而是急功近利追求“学术成果”的结果。不少学生为达到毕业要求,还没有多少科研积累就想着撰写、发表论文,变得焦虑而浮躁。
这种研究生科研局面是学校对教授提出数量考核的继续。我国高校对教授实行行政化指标考核,关注教授的课题、经费、论文,而不是关注真实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教授都围绕考核指标转,教授的研究生弟子们怎能置身事外?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十年前,我国针对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提出要加强本科课程建设,甚至推出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但这也没有效解决本科教学质量的问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问题和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在大学里有相同的根源,即学校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在行政治校的模式下,教师为行政指标所左右,无法在真正的教育和学术中投入全部精力,注重课程和科研的品质。现在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其实和当时的治理思路完全是一脉相承。
要真正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需要的不是政府发文要求高校重视课程建设,也不是由政府主导打造高校精品课程(这种由政府出面评精品课程的做法也是对学校教学的行政管理和评价),而是要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同时推进高校的现代治理,要把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这类教育事务全部交给教授委员会管理、决策,对每个教师的教学、学术评价实行同行评价而不是行政主导的评价。这才能让课程和学术研究都注重品质,并结合不同的培养定位,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对于学术型研究生来说,在课程之外提供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科研机会,让学生在科研中提升学术能力;对于专业性研究生而言,在完成所有高质量的课程学习后,不必参与科研项目,撰写好论文即可毕业。
另外,只有实行学术自治,高校才能切实建立起导师制,让导师珍惜自己的声誉,注重自己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我国现在虽有导师制,但导师一方面在行政评审和考核中已经失去对教育和学术理想的追求,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用自己的声誉对学生质量负责的意识——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毕业中,导师并无多大话语权。这是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否则,行政一再发文强调教育质量,除了表示对质量高度重视的态度之外,对现实很难有多大改变。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报》 (2015-01-29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