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才妃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施兵在媒体上表示,两年来他发现,不管是普通大学英语教材,还是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教材,均存在许多问题。他认为,编者拿着国家的经费编书,却错误百出,坑害学生,单位不察甚至充耳不闻,这一现象必须得到纠正。
在人们对教材乱象有普遍认知的当下,我们在钦佩施兵具有戳破“皇帝新装”勇气的同时,不妨先来讨论一下编教材是咋回事儿。
编教材不仅能给教师带来稿酬上的回报,还对其评职称、教学成果奖都有帮助。而且门槛较低,工序简单,有时甚至拉上一个学生团队就可以操作。如此,编教材就成为教师必争的“香饽饽”。
现如今,不少课堂上教师不用任何教材,追问其原因,在于教材不够精良。这其实也暴露出高校教材出版长期以来“宁滥毋缺”,而不是“宁缺毋滥”的情况。出版社把关不严固然是一大原因,但更重要的在于作者责任心的缺失。
根据施兵得到的反馈,教育部将对编写教材设定准入门槛,打破“谁都能编写教材”的困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止教材粗制滥造有所帮助。但新政策能带来多大的改观,还尚未可知。
如果将教材编写权交给教授,教授往往也是课题资源的优胜者,对编写教材无暇分身,难出精品;如果限定为某类高校,如交给“985工程”高校的教师编写,那么二本、大专院校学生可能会觉得教材过于深奥;如果将编写权交给教学奖获得者,一些获奖者被提名时,学校参考的不是教学标准,而是科研标准,在教学上积累不足。对于编写教材者的界定,势必又将陷入一场“身份”“头衔”的资源大战,归根到底又成为了行政划分。
究竟如何设定准入门槛,保证教材编写上的相对科学、公平,这是需要各家建言探讨的话题,切勿搞行政上的“一刀切”。同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建立起教材的事后追惩机制也同样重要。以各学科为单位,建立起教材上的同行评议、匿名评审,一旦发现重大的知识性错误,即刻勒令学校停止使用,并对编写者作出教材出版上的有关限制,也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科学报》 (2015-11-12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