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把智慧管网系统做好,把城市的智慧规划进一步调整好,‘看海’就不会再一年年地重复上演。”
■本报见习记者 李晨阳
南京看海、武汉看海、北京看海……最近,几场暴雨下来,国内各具风情的大都市都变成了同一副模样——波涛汹涌。
然而,网友的幽默和调侃无法掩盖一个残酷的事实:“看海”的背后,是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面临巨大威胁。
何时能不再“看海”,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而如何才能不再“看海”,成为专家学者和城市决策者必须严肃思考的命题。
新型自然灾害
“城市内涝应被看作一种新型自然灾害。”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周玉文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才逐渐体会到并开始重视城市内涝的灾害效应。
除了城市在发展,气候也在“变脸”。两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李德仁表示,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发,也是当初的城市设计建造者始料未及的。在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城市热岛效应等的共同影响下,近年来的暴雨超过了历史水平。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和城市排水规划规范中一直没有体现高重现期暴雨的灾害防治问题。直到2014年,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才提出了城镇防涝标准。也就是说,在城市防涝工程体系仍然缺失的现状下,每次发生特大暴雨事件,城市只能通过非工程的应急措施来解决。
周玉文认为,各大城市屡屡在“看海模式”下铩羽而归,是因为各地都在试图用老规范和老方法解决新难题,而对城市内涝防治工程的认识、理解不足。
“没有创新就解决不了城市内涝问题。”他说,必须从顶层进行架构设计,建设能支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10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工程体系。
要灰色还是要绿色?
在城市内涝频频发生的大背景下,“海绵城市”的概念迅速引发关注。海绵城市是指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并在需要时释放储水并加以利用的功能型城市。
在很多人看来,“海绵城市”是一个绿意盎然的理念,因为它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而非传统的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组织排水。
然而,此次接受采访的几位专家均表示,在推崇“绿色”手段的同时,不能忽视“灰色”手段的重要性。
“‘灰色’设施也许不够讨人喜欢,但仍是目前最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周玉文说,发达国家都是在把“灰色”设施建设得非常完善后,才进一步发展“绿色”设施的。
“海绵也需要大窟窿眼儿。”周玉文形象地介绍说,这里的 “大窟窿眼”指的就是“灰色”的行泄通道。我国现在仍缺乏能应对50年一遇特大暴雨的工程设施,而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把道路改造为行泄通道,能排掉相当一部分城市雨水。
“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种能把雨水运送到下游河流排涝工程的设施。”周玉文说,“在现有雨水管网已经饱和的情况下,亟须重视行泄通道的建设。”
此外,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锐认为,建设海绵城市虽有道理,但必须考虑到中国各城市的地域差异。他认为,在一些城市通过森林公园、人工湖泊、沟渠等进行调节,是有助于消解城市内涝隐患的;但对另一些城市而言,海绵城市可能缺乏应有的实战意义。
智慧手段挥别“看海”
除了“海绵城市”,另一个热词是“智慧城市”。能否利用智慧的手段挥别“看海”?
李德仁认为,可用数字模型规划基础设施,比如在排水管网上装设传感器、流量计等,再通过网络中心管理收集到的各类数据,从而及时获得问题反馈。例如,一旦管道的哪个位置出现阻塞现象,管理者就能通过呈报数据迅速知晓并予以疏导。
陈锐则强调,除了设施,智慧城市中“人”的角色不容忽视。他认为,设施完备并不意味着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就高。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是否都具备了解决结构性问题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此外,各个责任攸关的部门也要合作起来,联防联控,互联互通,实现多部门协作的运行机制。
“应让每一个社会角色的个体都知道,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以及每个环节应该做什么。而这恰恰是我们目前的不足之处。”陈锐说,对智慧城市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设施上,要从事件中反观城市的运行效率和智慧程度。
李德仁表示:“如果能把智慧管网系统做好,把城市的智慧规划进一步调整好,‘看海’就不会再一年年地不断上演。”
《中国科学报》 (2015-08-05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