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煜 邓琦 李栋 林野 沙璐 蒋成龙 闫妍 徐劲聪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5/8/15 9:27:26
选择字号:
环保部:事故区域两个含氰化物外排口已封住

 

昨日,中国核生化应急救援队的队员准备进入爆炸区进行空气采样。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昨日,工作人员用货车运土掩埋爆炸点的有毒化学品。
 
 
工作人员现场检测空气质量。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昨日央视报道,爆炸发生后,环保部在天津开展应急工作,“事故区域被封堵两个排放口内地下管道检出COD(化学需氧量)、氰化物分别超标3到8倍,但它们目前都未进入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环保专家意见,抢险人员已封堵唯一的一个雨水外排口,另外一个污水排放出口也被闸死,确保现场没有污水外流进入周围环境。存储下来的污水,将用水泵抽进污水处理厂。
 
确保事故废水不会入海
 
昨日上午,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环保产业协会正高级工程师王连卿通报了事故现场水处理情况。王连卿在回应“今天预报有雨,700吨氰化钠遇水剧毒”的问题时说,目前所有水溶性的化学物质全部都会存留在事故现场,一般雨量不会造成影响。
 
王连卿说,根据目前事故区域排水泵站的监测结果,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如下措施:8月13日上午封闭了事故区域入海排污口,确保事故废水不会入海,关闭了废水的后门;8月13日下午对事故区域溢水口和雨水管道完成封堵,确保事故废水在事故区域内全部暂存;在事故区域雨水泵站连接处临时增加一套移动式廓清处理装置,廓清后的废水全部泵入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
 
北京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未现异常
 
北京市环保局昨日上午通报,前日,北京PM2.5浓度变化波动不大,整体处于轻度至中度污染水平。昨日,随地面低压系统逐渐东移,扩散条件有所改善,PM2.5浓度水平明显下降,靠近天津的东南部地区监测子站数据变化规律与全市基本一致,包括可能因燃烧产生的苯在内的各类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浓度水平也整体平稳,未出现异常变化。
 
另外,北京市环保局表示,前日华北地区受弱西南偏西风的持续影响,昨日转为弱西北风,天津滨海爆炸事故释放的污染物主要向东部渤海湾地区扩散,对北京空气质量无影响。
 
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今明两天,京城都将保持晴朗少云的天气状况,多以偏北风为主,对空气污染物扩散比较有利。
 
从8月17日开始,京城将连续四天处于一天一场雷阵雨的节奏之中,最高气温在29℃至30℃左右。市环保部门表示,将会根据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及时提供相关信息。
 
释疑1 爆炸残留化学物有哪些?
 
官方称暂未确定;涉事公司存放氰化钠等多种危险品
 
昨日上午,天津市安监局副局长高怀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天津瑞海公司取得的经营许可范围看,可储存的危险品种类较多,如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铵、氰化钠、甲苯等。其表示,因为仓库主要用作中转性质,储存物流转很快,加上损毁严重,目前该局不能确定仓库中危化品的全部种类详单。
 
新京报记者查阅到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环境保护监测站2014年验收文件发现,事发仓库占地面积46226平方米,于2014年4月投入试运行。资料显示,仓库设计危险品年周转量5万吨左右,共存放16种危险化工品,包括电石、硅钙合金、氰化钠、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烧碱、硫化碱、甲乙酮、乙酸乙酯、硝化纤维素、硫磺、硝酸钾、硝酸钠、甲酸、磷酸、甲基磺酸、压缩天然气等。
 
上述化工品中,属易燃易爆物就有8种,有毒性、剧毒物11种之多。其中,氰化钠属于“极度危害”的剧毒物质,也是产生次生环境风险的首要因素。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李彦告诉新京报记者,氰化钠具有剧毒、易溶于水的特性,在酸性环境中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释疑2 氰化物超标污水如何控制?
 
处于可控状态;污水处理厂将确保污水处理达标
 
一名接近此次事故环境监测组的环境应急专家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氰化钠燃烧爆炸后会分解。氰化钠因为容易降解,也比较好处理。根据涉事仓库的环评报告,其设有应急污水池,可以在封闭状态下储存污水,而该区域的管网是通往海洋,目前闸门已关闭,不会流入海洋,因此都处于可控状态。
 
环保部一名官员也表示,目前仅是排放口管道内测出一些氰化物超标,但排放口已关闭,情况可控。
 
对于事故现场污水处理,王连卿在昨日发布会上介绍,污水处理厂也采取三项应急措施,一是在生化处理系统前增加一套移动式强化污水处理系统,对事故区域来水进行预处理,有效防止污染物浓度增加对原生化系统的冲击;二是在生化系统中投下活性炭粉末,增强生化系统处理能力;三是生化系统出水后,临时增加一套后固化处理系统,确保污水处理达标。
 
为进一步保障事故现场水处理安全,王连卿介绍,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到现场进行实验,已确定最佳的投药剂量和技术路线。
 
释疑3 降雨有利还是有弊?
 
环保应急专家表示降雨有助于降温清洗
 
昨日发布会上,针对“今天预报有雨,700吨氰化钠遇水剧毒”的问题,王连卿回应,氰化物确实是水溶性的物质,但事故现场已经进行了封堵,一般的雨量,不会对这个造成影响。
 
气象部门对当地降雨的预报引起天津部分市民关注。前述环保应急专家表示,降雨整体是利好的。
 
对于事故核心区来说,目前正在尽可能控制集装箱的温度,而降雨有利于降温。不过,因为事故现场还有电石等遇水敏感的物质,所以可能需要首先将对水敏感的物质隔离,然后再对整个核心区进行明火扑灭。
 
对于更大范围的环境质量来说,该专家表示,下雨可以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起到清洗作用,不过,这个过程也可能会在某一个时段,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一定的局部污染,“这种污染影响还是有限的,但也要求当地环保部门做好后续对水体和土壤的持续监测跟踪。”
 
昨日下午,据天津滨海爆炸现场前方指挥部消息,为应对昨晚可能发生的降雨,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将在三小时之内搭建围堰,防止有害物质外流。
 
昨晚8时左右,对应对可能的降雨,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爆炸现场附近道路正在进行下水道口封堵作业。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些救援人员人手一块长方形编织网,几人一组,从东海路南侧开始,排成一排巡视,遇到下水道口就放一张编织网,一直放到东海路北侧路口,“每个都放,估计这一路有数十个。”救援人员说。
 
同时,铲土车跟在后方,往上撒土,紧接着救援人员用铁锹拍打敲实。救援人员称,他们接到通知,说晚上可能下雨,为防止可能有毒的物质混合雨水侵入下水道,所以这么做。
 
据了解,爆炸现场周边其他道路也有此措施。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爆炸后附近小区已断电断水。滨海新区主要供水设施未受爆炸影响,目前新区供水正常。
 
根据天津政府方面最新通告,事故发生后,目前入海口已经关闭,污水处理厂限定作业。环保部门正在对事故地的水质监测分析。
 
据天津水务方面最新消息,爆炸区域外附近小区供水管道及水质未受影响。
 
释疑4 空气污染是否会扩散?
 
事发地周围空气质量正常,专家称不必过分担心
 
14日上午,在天津市召开的滨海爆炸事故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南开大学教授、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说,目前事故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正常,不会对群众身体产生影响。
 
冯银厂说,从12日事故发生到13日中午,从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点、市控点、临时监测点的检测结果看,一些点位检测到甲苯、三氯甲烷、环氧乙烷、VOCs等污染物,但受益于风吹向海边,污染物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13日中午基本为正常水平。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及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刘建国告诉新京报记者,上述提及的化学物品中,如果有较大量的异氰酸酯等有毒化学品留存并释放,对周边环境和居民会产生一定刺激性等不利影响,但这些一般也会很容易逐渐挥发和随风消散,浓度大大降低。
 
“单纯从物质的角度这些有害物质已经经过燃烧爆炸分解了,这些碳氢化合物主要产生的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这样它可能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有有毒物质没有燃烧殆尽,就要看它的浓度了。”刘建国说。
 
前述环保应急专家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从目前看,爆炸产生的环境影响是可控的,不太可能出现环境灾难。他表示,目前环保监测人员对事故现场周围的大气和水都做了检测。最先检测的是苯类等带刺激性味道的爆炸特征污染物,目前看,大气污染物对半径三公里之外的环境影响不明显。“剧毒物质等化学污染物会往上空抬升到几百米的高空,随风往渤海方向飘走,而呼吸层的水平扩散有限,市民不用过分担心。”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Aqua卫星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爆炸发生后其曾在渤海上空拍摄到天津港有黑色烟雾,三个小时后,这些烟雾向中国山东半岛东南部飘去。
 
新京报记者昨晚在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看到,山东省各市的空气质量没有特别异常,各地空气质量在良(二级)和轻度污染(三级)之间。
 
A08-A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金煜 邓琦 李栋 林野 见习记者 沙璐 实习生 蒋成龙 闫妍 徐劲聪(原标题:环保部:两个含氰化物外排口已被封住 当地称水溶性化学物质全部存留现场、一般雨量不会造成影响;北京空气未受影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