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校长陈群:磁共振研究与应用方兴未艾
8月16日-21日,第19届国际磁共振大会在中国上海举行。由国际磁共振学会(ISMAR)每 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磁共振大会是国际磁共振领域最重要、最高水平的全球性学术会议之一。本次会议是该大会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 700位科学家参会,其中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员Ad Bax,麻省理工学院的Robert Griffin,杜克大学的Warren Warren,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剑桥大学教授Clare Grey等一大批知名学者。
在6天的会议中,围绕着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固体核磁共振方法、液体核磁共振方法、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分子成像、电子自旋共振/四极共振、核磁共振超极化技术等7个磁共振热点研究领域,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深入交流了最新的科研成果。
大会还授予国际磁共振领域的知名学者——德国马普高分子所Hans Wolfgang Spiess教授和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Shimon Vega教授国际磁共振大会奖- ISMAR Prize,以表彰他们为磁共振技术研究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会议期间,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本次大会主席、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教授。他向我们介绍了当前国际上磁共振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领域;中国参与相关国际研究 做出的贡献;华东师大在磁共振技术研究领域所做的探索与成果及未来企划;第19届国际磁共振大会在中国上海举办的意义。
作为我国磁共振技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陈群一如以往的低调和谦逊,他认为本届国际磁共振大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就足以说明中国科学家目前在这一领域的工作已 经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科研投入的增加,磁共振技术研究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科学家做出了非常好的 工作成绩,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因此,在2013年巴西举行的上届国际磁共振大会上,中国通过竞争获得了会议主办权。
据陈群介绍,我国磁共振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规模很小,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学和科研单位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华东师大以及中科院武 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等。“我们学校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在邬学文先生的带领下开始从事核磁共振相关技术与应用的研究,一直是国内核磁共振研究和人才培 养的主要基地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东师大的核磁共振专业逐渐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研发并重,磁共振波谱与磁共振成像兼顾的局面,为国内磁 共振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华东师大近年来在磁共振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 成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以及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的支持。据悉,华师大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已孵化出上海卡勒幅磁共振技术有限公司 和上海纽迈电子科技两个磁共振技术/设备公司,并实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卡勒幅公司与华东师大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已合作研发了三种型号的磁 共振成像系统。截至到去年底,累计装机近60台,产值上亿元。上海纽迈电子科技经过多年奋斗,目前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低场核磁仪器制造企业,部分产品已 经进入国际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磁共振在脑研究中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已成为目前研究 大脑功能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磁共振成像能够精确定位大脑各功能部位,并区分其激活/未激活状态的特点,华东师大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与心理与 认知科学学院的老师通力合作,在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社会脑”的核心问题-人脑共情反应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人脑功能的文化特 异性和可塑性提供新的科学证据。
磁共振技术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分析检测手段,不仅是物 质微观结构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也已成为现代医学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核磁共振的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多维 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相关学科的面貌,相关的发明人(共7位)先后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且核磁共振本身仍然处在不 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之中。
从1946年哈佛大学的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Bloch两位科学家发现核磁共振现象,到1980年世界上首台磁共振成像设备作为商品应用到临床,医用磁共振技术的诞生过程离不开科学家的一个又一个创新思维,可以说是创新推动了医用磁共振技术的发展。
陈群表示,“尽管中国磁共振研究的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国际最先进水平比还有差距;仪器设备条件尽管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仪器总体的应用水平仍需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磁共振研究人才,特别是对有着坚实的磁共振物理基础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
“同时,鉴于磁共振谱仪价格昂贵,操作上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他建议能够建设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国家级的磁共振中心,从而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资源开放共享,充分 发挥共享平台作用,为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和材料等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产业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更高水平的跨学科、跨领域交流合作与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