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
如今,我们经常会读到的有关科学知识的书籍,特别是科学教材,基本上是对原始的科学发现进行了逻辑重构的产物。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那些在创始阶段表述不是特别清晰,以及在刚提出时主要侧重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独创性,更是面向科学研究人员,而不是以受教育者接受为目标的重要科学发现及相关的知识,更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但在以这种方式进行科学教育时,也会伴随有一些副作用,例如,使受教育者认为科学发现从一开始便是教科书这样的形式,产生对于科学研究的某种误解,也使得科学发现那些本来鲜活的特征大为丧失。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元典丛书”,收录了从近代科学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400年间历经长期时间检验的100部科学经典,作者皆为名垂青史的科学大师,如笛卡儿、伽利略、牛顿、拉瓦锡、达尔文、居里夫人等,涉及领域涵盖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
用编者的话来说,这套丛书所选取的“或者是一场科学革命的丰碑,或者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的构架,或者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科学领域的基石”,这些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原著,除了在历史文献方面的重要意义之外,对于科学教育来说,也同样是重要的基础性文献。
就科学教育中的核心材料——科学教材的编写者来说,这些重要而且经典性的原始文献的更容易得到,有利于他们避免简单地利用二手文献,让一些错误以讹传讹,可以更方便地查阅那些最为重要的历史文献,让有关历史的叙述更为准确,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们阐述那些科学大师发现的历程和原始思想。
对于科学教师来说,毕竟其中绝大多数人并非科学史的专门研究者,而在通常的科学教材中,由于主要写作目标以及篇幅的限制,对科学史上有关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及其思想的介绍,总不会非常详尽。而在一般性的教学中,对于适当运用历史方法的教育的重要价值,则是较有共识的。因而,这套“科学元典丛书”,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材料。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阅读那些重要的、里程碑式的原始科学文献,无疑会给科学教师们的教学提供更有历史感、更有助于理解科学发现的实际过程的重要基础。
最后,对于科学教育的受教育者来说,或许无法要求所有的人都必须阅读最原始的科学文献。但其实受教育者也是不同类型而且分层的,其中总有一定比例的人,会对所学习的科学知识有更高要求,有更大的求知欲,希望能够了解相关的历史,希望能够体会那些大师们原始的、生动的、原汁原味的思想。对于这部分学习者,“科学元典丛书”的出版,将为他们提供学习上的极大方便。这也是另一种结合科学知识学习过程的对科学史的学习。结合科学史的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虽然只是学习科学知识方法的一种,但这样的学习,肯定是更高层次的。
总之,对于科学教育,从根基上讲,科学元典正是其真正的“原点”。从这个“原点”出发,才可能走得更远,更稳,更扎实。
“科学元典”丛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科学报》 (2016-02-19 第6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