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檀栋在考察中 资料图片
【新闻人物】
两排书架、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两把椅子、一张沙发——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的办公室几乎没有一点多余的装饰,简单得近乎简陋。
“这样挺好。做科研,够了。”姚檀栋说。
因为获得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颁发的2017年维加奖,这位原本极为低调的科学家突然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这多少让姚檀栋有点不习惯,他有些无奈地看着记者说:“打电话来采访的我只能回复几句,能推的我都推掉了,别影响正常工作。”
姚檀栋用“意外”来形容自己获奖的感受:“这个奖自建立以来一直颁给西方人,我的一位合作者曾得过,他是国际地学领域的‘大牛’,我从未想过自己也能得这个奖。”正因为从没想过,姚檀栋差一点错过维加奖——2016年12月17日,刚从美国旧金山参加学术会议回来的姚檀栋到办公室打开电子邮件,发现有两封来自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主席斯登·汉戈伯格的邮件:第一封是12月15日发出的,通知他学会的颁奖决定,询问他是否愿意接受维加奖。因为没等到回信,斯登·汉戈伯格12月17日又发了第二份邮件,希望他马上做出决定。
在姚檀栋看来,维加奖虽然颁给个人,但却是中国青藏高原研究群体效应的体现,代表着国际地理学界对中国青藏高原整体研究水平的认可。他说,中国自己的青藏高原研究从新中国建立后才开始起步,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为国外所知。“这几十年来,我们发展得很快,目前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已经处于国际第一方阵。这其中包含着刘东生、施雅风、孙鸿烈、郑度、李吉均等几代科学家的心血,是众多青藏高原研究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与很多其他学科不同,地学研究寂寞而辛苦——它需要研究者进行长时间的实地调查和知识积累,“冷板凳”要坐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风餐露宿更是地学家们的家常便饭,有时还要冒生命危险。在青藏高原开展研究更是如此,科学家们要在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揭开自然的奥秘。
但姚檀栋却从不以为苦:“1978年我大学野外考察实习第一次到西藏,在我看到冰川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种独特的景观。”这种热爱,历经40多年,从未衰减。直到现在,姚檀栋每年都要去西藏七八次,每次少则几天,多则两三个月。
年轻时,姚檀栋最感兴趣的是青藏高原的冰芯。“它们是地球历史最重要、最客观的书写者之一,忠实地记录着地球环境的变迁。”姚檀栋说,“当弄明白过去几十年温度、大气成分、宇宙射线等情况的变化后,又会想知道过去一百年是什么样、过去一千年是什么样、过去两千年是什么样。这其中很多科学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祁连山敦德冰帽、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川、青藏高原中部藏色岗日冰川……姚檀栋考察了青藏高原众多冰川,钻取冰芯进行研究。
“不过近些年,我对冰川变化研究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一些。”姚檀栋说,科学家虽然有自己的兴趣,但也要满足国家需求、履行社会责任。“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日趋重要,了解过去,才能预测未来。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公众,都希望科学家能够及时提供相关知识和信息。我们从气候与冰冻圈变化的角度去研究青藏高原水循环变化及其影响,发现了西风与季风相互作用下青藏高原冰川状态南北差异特征和冰川-湖泊相互作用特征及其影响。”
如今,姚檀栋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正在开展“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研究。“简单地说,我们发现冰川变化并非只影响自身。在青藏高原的多圈层系统中,冰冻圈的变化会对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产生哪些影响?其他圈层的变化又会对冰冻圈发生什么作用?不利影响应该如何消除?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我们希望能够把青藏高原多圈层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合集成,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现在,姚檀栋不仅仅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还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主任和首席科学家。从普通研究人员,到研究团队的核心,再到学科领导者,姚檀栋的责任愈加沉重——在卓越中心这个平台上,会聚着地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化学等学科的120多位科学家,集中了中科院、高等院校、相关研究单位以及国际一批科研院所的优势力量,共同为解开青藏高原上的科学谜题协作探索。姚檀栋热爱这份工作,他为此倾注了所有心血:“青藏高原作为‘第三极’的主体都在我国境内,我们理应朝着卓越成果的目标前进!”(本报记者 齐 芳)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