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要打造创新之城,不只是科技创新,还包括体制机制创新。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报记者 贡晓丽
“科技创新离不开跨界,学科之间的跨界容易理解,也经常被探讨,但体制机制间的跨界创新如何实现,还有哪些障碍需要打破?”11月24日,第三届百名科研院所领导者创新论坛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成立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之钧在主题为“科技创新与雄安新区发展”的高峰论坛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中央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突出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而不仅仅是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从功能定位上讲,有几个亮点持续受到大家的关注: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二是打造生态之城;三是打造创新之城——不只是科技创新,还包括体制机制创新。
为了解答“金之钧之问”,各领域专家纷纷借案例支招,当天大会上成立的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也将为雄安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体制跨界空间大
要实现体制机制创新,首先要厘清其包含的三方面内容: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内在的发展动力;对人的积极性的调动机制。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所任职的研究院按照中央决议部署,正在经历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型的阶段,他认为,此次转型就是科技部门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的一次实践。
“创新不仅仅是指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我们还积极与各高校、地方建立创新联盟,现在已经与高校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和联合中心达到20余家,还与地方建立了多个协同创新应用转化平台。”李明介绍说,最近在嘉兴建立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嘉兴军民融合促进中心,已经有30多项成果在嘉兴得到转化。
李明介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利用融资机制成立了上市公司,为实现市场跨界、技术创新转化作了大量尝试,还在智慧城市、节能环保、空间生物、文化创意等方面通过与地方、高校的合作实现产品落地。“体制跨界还有很大的空间等待大家共同去努力探索,体制创新的潜力一旦发挥出来,不论是央企还是科技院所,一定会发挥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更大的作用。”
中国农科院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农业科学院来讲,我们始终依靠三个抓手——科技创新工程、全国科技创新转化联盟、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来实现自身的提高并带动全国农业跃升。”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说。
“三无”企业的经营之道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张国军坦言,该研究院在2008年成立之初的定调,就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无编制、无级别、无运营费用,张国军称其为“三无”机构。发展到目前,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已经建立了7个产业园区,孵化了300多家企业。
“为了加强盈利能力,我们实行创新创业和创投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在早期就通过理事会决议将50%~70%的股权奖励给创新团队,2012年更是提高到90%。”张国军介绍,通过运用股权激励机制,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目前已经达到专职研究人员800人,下属公司研发人员2000余人的规模。
“雄安的体制机制创新非常重要,但其中的很多企业可能也会遇到与我们一样的身份归属问题。”张国军指出,从法律主体来讲是事业单位,但是又不能按照事业单位来管理,传统的管理手段是失效的,身份归属问题引出的管理难题是许多单位需要面对的。
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秦伟看来,张国军口中的“三无”机构应该被称为新型研发机构,其可享受的最大好处就是有效回避了企业纳税的问题。“因为有事业单位的性质,这类企业不用纳税,但又不是传统的事业单位,需要自主寻找市场和国家需求,落实生产,实现盈利。没有税收负担,则能够促进科技和企业的快速结合。”
“现在的跨界合作机制已经很成熟了,各地的转化平台建设完备,收益分配也很明确,但在医药卫生领域并不顺利。”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说,“尽管去年出台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但离落地还比较远。医药卫生领域在雄安新区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单元,但要将该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落实到位,则还需要大量的基础架构。”
期待更宽容的落地政策
各界社会力量都在为雄安新区的科技发展使力,雄安新区应该提供怎样的服务模式,才能承接众多创新基地建设、满足院所的科研需求呢?
“要落实科技成果转化,首先需要土地来建工厂,按照以往经验,一旦建工厂就要满足当地政府的GDP发展诉求,满足当地的就业诉求,这给科研院所造成很大压力。”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邵锦文坦言,希望雄安能够提供更宽容的土地政策。
王汉中认为,生产性企业大规模转移的可能性比较小,“比较适合雄安发展的就是借用技术转化平台,使新技术直接在当地获得应用,促进当地就业”。
作为企业方,最关心的问题还有生活保障设施的建立,“如果能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生活基本问题,提供宜居的设施和环境,这将成为雄安新区吸引人才的一大优势”。王汉中表示。
为了满足企业需求,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也将从多个方面全力助推雄安的科技创新发展。
联盟首任理事长、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郭广生表示,联盟将着重推动形成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创新要素自由流通的合作新格局,建立京津冀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协同创新数据网络;联盟还将探索需求导向的重大项目和成果落地服务机制,建立科技产业对接平台和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另外,联盟还将加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雄安新区建设决策部署的服务,建立现代城市治理科技智库和科技战略发展智库。
“不论是科研院所还是央企,我们都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按照国家的决策部署行动,为雄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石宝林说。
《中国科学报》 (2017-11-30 第8版 首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