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开甲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6/7 10:48:32
选择字号:
程开甲院士:只有创新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这是关于创新和人才的重要论断。

在我近百岁的人生里,走过了70多年的科研创新路,因此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很有感触。我体会到,只有创新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只有创新的实践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才能实现梦想。过去是、现在是,永远都是不破的真理。

我在浙江大学读书时,有幸受到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大师们的教诲,在王淦昌、束星北的物理讨论课(学术前沿研究报告会)上,王先生经常介绍国际上新的发现和研究,也会就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争论。这让我受益匪浅,激励我用独到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做创新的研究。三年级时,就读物理系的我听了数学系陈建功的函数论课,就攻克了被认为不可能做出的《保角变换面积的极小值》;后来,我又独立完成了几篇全新的研究论文。这些都得益于大师们创新思想和方法的熏陶培养。日后面对研究工作、面对国家任务、面对人才培养时,我也总能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来面对,解决一个个的难题。

1962年夏,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有了重大进展,将面临试验问题。当时,我担任九所副所长,奉命准备原子弹的靶场试验。那时,我们对核试验理论和技术的认知是一片空白,仅有的建议是采用空爆方式。我分析研究了实际情况,打破框框否决了建议,提出原子弹试验应先做地面爆炸,以后再做空中爆炸试验。得到批准后,我主持制定了《关于第一种试验性产品国家试验的研究工作纲要》及《急需安排的研究课题》,提出并组织了与全国数以百计的科研院所、学校工厂的大协作,完成了96个研究课题和各种型号的试验设备;设计了百米高塔的爆炸方案;提出了力学、光学、放射化学3种手段为主的联合定爆炸威力的方法。随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取得成功,我们也获得了大量数据。

1963年,在遏制中国核能力的《部分核禁试条约》签订的形势下,我国全面准备首次核爆炸试验的同时,我认识到地下核试验方式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优点,就坚持排除干扰、坚持推进尽快开展地下方式的核试验,同时进行地下核试验的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地下核试验的尽早进行,也使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

核试验是一项高难度、综合性大规模国家级试验工程。在我国准备核试验的初期首先要建设一支队伍,我们一开始就突破了仅完成爆炸任务的约束,前瞻性地确定了九所需要的学科和技术力量配置,在上级首长和机关的有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创建了具有爆炸力学、光学、核物理、电子技术、放射化学、试验安全、地质学和技术保障等学科且专业配套的研究所,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核爆炸理论和核试验技术体系。我们以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科研人员和参试人员不要只做锦上添花的事,要提高科研水平去攻关,最后圆满完成核试验任务。

通过创新性的科研和试验,九所为核试验事业培养出了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创新的高水平核试验人才队伍。我们独立研究、技术创新,能作长远打算,能早发现问题、早提出问题,做到早解决问题。几十年来,九所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先后成长了10位院士。

长期的科研经历让我对创新、人才的认识更加深刻,尤其是在完成国家科研试验任务作出贡献,向党中央、向祖国交出满意的答卷时。现在,我国的国防力量快速发展,要实现国防科技的战略目标,必须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创新自信,进行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多一些像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大家那样的人才,像他们那样掌握世界前沿技术,像他们那样具有原创能力,而人才也是在不断创新中培养出来的。

创新是科学的生命之源,人才是创新之本,有了创新和人才,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为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