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听力障碍会影响日常交流,导致社交障碍。就像被罩在玻璃瓶子里,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却无法与外界交流,进而可能引起焦虑和抑郁。”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王素菊表示,长期听力损失可以造成听觉反应迟钝,大脑思维变慢,言语识别率和言语表达能力下降,甚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认知能力的下降。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已突破2亿,老年性聋的发病率高达30%~50%,随着老年群体的不断扩大,老年性聋的患病数量也逐年增高。
遗憾的是,由于发病率高,患病人群基数大,并且很多老人没有意识到听力损失是一种病,而放任其发展,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那么,该如何及时有效地发现自身的听力损失呢?
王素菊提供了几种自检的办法,比如在正常音量下看电视会听漏一些词语;鸟叫声听不见了;面对面交流时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在人多嘈杂的餐厅很难加入对话;不分场所,说话的音量会不自觉地加大;打电话不顺畅,经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经常出现耳鸣、失眠、眩晕等症状。
“如果老年人出现以上情况,就可能存在听力损失了,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测和治疗。”王素菊说,老年性听力损失大多由生理性听力系统衰退所致,手术和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助听器成为老年性听力障碍的最主要干预手段之一。
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老年性听力损失呢?王素菊表示,首先,应积极治疗基础病,有效防治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可改善和延缓老年性听力损失;其次,注意饮食,少吃高脂肪食物,避免吸烟、饮酒;第三,避免接触强噪声,避免长时间或音量过大使用耳机;此外,还应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并定期检测听力。(张思玮)
《中国科学报》 (2018-03-09 第8版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