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与数学教育和研究发展论坛: |
女性成为数学家的潜力尚待挖掘 |
|
■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
“中国的工业与应用数学在国际上有着很大的话语权,但这么多年,我们在重视和发挥女性群体在数学教育与研究的作用上,与国际接轨还存在一定距离。”8月11日,在“女性与数学教育和研究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张平文谈起了一个月前参加“2019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时的感受。
张平文指出,工业与应用数学作为数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际重要学会的学术委员会组成中,女性代表的比例必须超过20%,近两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均为女数学家。然而,目前中国数学界的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杰出女性数学工作者人数仍然较少,在国际数学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的女数学家比例很小。
女性能不能成为数学家?
答案是肯定的。2019年,国际数学最高奖之一“阿贝尔奖”得主是来自美国的女数学家凯伦·乌伦贝克,她在几何分析和规范场论的基础工作极大地改变了数学格局。此外,法国的索菲·热尔曼、俄罗斯的柯瓦列夫斯卡娅以及德国的艾米·诺特是在妇女没有获得受教育权的时代就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女数学家。
“女性有着自身的特点,我国女性数学家的巨大潜力尚未被挖掘出来,这宏观上需要国家引导,微观上涉及家庭和单位等的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席南华说。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许平认为,女性具有坚韧和智慧、细心和灵活的特性,如把优质的数学教育与研究能力培养机会扩展至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女性,这将对数学应用和科学研究与教育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然而,一组对比数据却让人深感遗憾。据现有统计数据,中国女博士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14年占总毕业生数量的比例为37%。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女院士仅占5%左右;在147位数理学部的院士中,与数学紧密相关的仅有2位。
那么,女博士尤其是女数学博士都去哪儿了?
与会专家表示,女性数学工作者“高位缺席”的原因并不难找。例如,中国传统认为女性负有照顾家庭的责任,政策、立法、社会文化等在看待女性时戴着“有色眼镜”,一些女性到达一定学业高度时会降低自我要求,自认为应回归家庭等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王志珍认为,这需要女性找准个人的价值取向。“最重要的是,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希望自己为社会作出怎样的贡献?”
“在我看来,做研究没有男女之别。研究做得最好的时期也是家务做得最好的阶段,做家务是种放松,可以思考研究中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小云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表示,女性需要一点“反叛精神”。
张平文直言,在学习和从事应用数学方面,女性的沟通能力更强,天赋也不比男生差,“女生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学问能做得好,未来也会更好,这很重要”。
据悉,本次论坛有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中学生,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代表共80余人。为加强数学教育,论坛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还联合发起了“数耀未来”项目。
据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闫桂英介绍,该项目旨在倡导数学家走进校园,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培养数学兴趣,为他们提供与数学导师学习交流的机会,未来还将搭建平台协助企业解决数学应用相关问题,并吸引学生参与项目实践。项目将分为3个阶段展开,即校园数学科普、数学营地体验和数学应用实践。
《中国科学报》 (2019-08-13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