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技赋能科学合理基础教育评价 |
多部门拟筹建“智能化基础教育评价系统” |
|
12月11日~12日,“2020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大会”在京举行。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披露,我国多个部门正汇聚力量筹建“智能化基础教育评价系统”,以改变传统主要依靠纸笔测验的教育评价制度,为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提供支撑。
今年10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要“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董奇表示,“智能化基础教育评价系统”的建立将为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供重要推动力。
致力于“智能化基础教育评价系统”建设的部门与单位“阵容”强大。董奇介绍说,目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等5个部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考试中心以及科大讯飞、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互联网教育智能应用国家工程中心、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北师大基础教育大数据研究院等都在参与建设之列。
“这是一个重大工程,希望通过5~10年的努力,取得丰硕成果。”董奇表示,这样一个评价系统,要达到服务于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于学校的内涵发展、服务于区域的教育管理和国家教育治理等多项重要的职能,必须借助新的科技和深入的科学研究。
董奇认为,基于多种技术和对学生学习规律、成长规律数据的研究利用,可以使系统具有智能化的数据采集能力、智能化的数据分析能力、智能化的诊断能力以及强大的反馈能力和为用户提供改进建议和指导的能力,最终形成一个闭环,对改进的评估、状态进行再评价。
“相信经过5~10年时间的努力,我们将可以使低效、延时、标准化、纸笔测试为主的传统教育评价,转化为智能化的教育评价,使其具有全样本、信息多维、多模态、情景化、真实化、伴随式、嵌入式、智能化、个性化、反馈及时、精准服务与改进高效省事省力等特点,减轻师生的负担。”董奇说。
“在这其中会涉及到许多值得探索的理论问题和方法研究。没有这些基础理论问题、应用问题、技术方法的突破和整合创新,这个系统不可能实现其功能。”董奇提出,希望在“十四五”期间,国家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能在智能化教育评价方面布局重要的国家攻关项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