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思茅松树与西南桦混交种植实验 林科院资昆所供图
两种不同密度松树混交林实验 林科院资昆所供图
“云南的常绿暖性针叶林占全省林地面积和蓄积量的63%和43% 以上,但绝大部分是生态、经济效益较差的天然次生林,阻碍着林分质量和林地产出的提高,制约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危及区域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昆所)研究员苏建荣说,低效暖性针叶林的改造恢复是云南林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在昆明组织专家对该所承担的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云南低效常绿暖性针叶林改造与恢复研究”进行了验收。
苏建荣介绍,项目团队针对以上现实问题,利用GIS和InVEST模型,以云南松林为例,将其划分为4个区域,8个功能带和79个生态服务功能区,绘制了云南松林功能分区图1套,建立了低效林划分标准指标体系。
项目团队分别研究了云南常绿暖性针叶林生态服务功能分区、低效暖性针叶林的类型及划分标准、低效暖性针叶林改造恢复目标模式构建、低效暖性针叶林改造恢复技术试验示范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植被型为对象、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的低效林改造恢复技术体系1套,着力支持低效林的改造与恢复,有效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产出。
据悉,上述技术措施在云南普洱和曲靖等地试验示范1110亩。试验示范林区的常绿暖性针叶林生产力提高23.75%,单株生物量提高57.71%,形成了良好的改造效果和试验示范作用。
该项技术成果的示范推广,将为我国低效林类型划分提供依据,为低效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为建设森林云南、实现林业双增目标、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做出积极的贡献,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环境下,在加速碳固定、降低空气中碳含量的绿色发展要求下,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实践生态文明建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