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讨论加注指令 大连化物所供图
“只要党和国家需要,我们就能干!”
4月27日11时20分,我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齐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绿色动力系统产品首次担负卫星在轨轨控任务,也是中国科学院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首次实现在轨应用。
回想6年前,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的研制任务紧急下达到大连化物所时,时任所长张涛找到党委委员金玉奇(现任党委书记)问,“能不能干”。金玉奇毫不犹豫地这样回答。
6年来,攻关团队在大连化物所党委的带领下,用实际行动打造了一支“敢于担当、冲锋在前、能打胜仗”的队伍。
牢记初心 勇于承担
急国家之所急,金玉奇接下了研制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的任务。虽然大连化物所在卫星催化材料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但在整个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研制上,只是一个“小学生”,经验严重不足,很多领域从“零”开始,一个技术问题需要多方请教,仔细研究。
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看似由贮箱、阀门、推力器、传感器、管路等几个简单部组件构成,但系统工况条件恶劣,对各部分零部件的可靠性要求高,一旦发生故障,卫星将无法完成预定任务。
为保证研制任务顺利完成,大连化物所党委果断决策,迅速整合化学激光研究室和航天催化材料研究室的优势力量,组建项目联合攻关团队,形成了以大连化物所正高级工程师陈文武和研究员王晓东为核心骨干的研制队伍。
组建项目攻关团队的同时,大连化物所党委还成立攻关党小组。攻关党小组开展谈心谈话,召开党小组会等方式,对凝聚思想、稳定军心起到了关键作用,为研制任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和思想保障。
发挥优势 排除万难
科技攻关并非易事,任务该怎么干,有限的时间内要突破哪些技术……一个个棘手问题浮出水面。
为此,大连化物所党委给攻关团队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注重系统和工程能力的提升,坚持小核心、大协作,让专家干专业的事;二是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研发具有中国科学院特色的卫星绿色动力系统产品。
针对这两点建议,攻关党小组进行深入探讨,决定强化优势长板,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科技创新,不搞低水平重复和同质化竞争;在系统集成和材料制备两方面下功夫,做透、做扎实;积极开展前瞻性谋划,统筹近中远期任务发展重点,将卫星绿色动力系统作为未来发展方向。
研制期间,为了按进度完成任务,党员带头进入近似“疯狂”的工作模式,主动放弃周末和节假日休息,错峰吃饭。有时去食堂吃饭太晚,饭菜早已凉透,于是党小组按时把餐送来,保证成员能吃上热乎饭,但成员还是等到工作忙完再吃饭,吃饭时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重大任务攻关往往需要全体成员能坐“冷板凳”,甘坐“冷板凳”,但看到同龄人成果频出,进步很快,成员的思想难免起波澜,一个新系统要上天并非易事。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党小组及时找成员谈心,邀请所内资深科研人员分享重大任务攻关中的感人事迹,进一步增强他们科技报国的情怀。同时,充分肯定大家的贡献,大力倡导“在重大任务攻关中做出贡献的都是人才”理念,并积极完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工程技术人才搭建成长平台。
2020年,卫星绿色动力系统研究进入冲刺阶段,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科研带来很大困扰。大连化物所党委要求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项目团队,为科研攻关保驾护航。
高标准严要求 让党旗飘扬
发射技术团队进场前,大连化物所组织召开动员会,金玉奇鼓励全体进场人员牢记初心使命,细致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发射准备任务,向建党百年献礼。
今年3月27日,发射技术团队按照计划进入发射场,并在进场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现场党小组会议,重温入党誓词,坚定了完成任务的决心和信心。
随后,现场党小组带领团队成员陆续开展了“齐鲁一号”卫星的地面推进剂加注、整星系统检漏等工作。其中,推进剂加注是最复杂也是最危险的工作,必须一次成功,没有任何重新来过的机会,大连化物所副研究员、青年党员刘振东主动要求负责此任务。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多年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这让他深感愧疚,但孩子们都为爸爸感到自豪。
为了确保零失误,刘振东总是第一个来到加注现场,最后一个走,带领各岗位成员进行了不计其数的操作演练,经常工作到下半夜。直到评审前,长达37页的评审报告与故障处理预案报告才定稿。
发射任务准备期间,现场党小组利用每天早上开例会的机会,同步组织大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陈文武介绍,一直以来,大连化物所十分重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要求。
回想过去6年多的研发历程,项目攻关团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党组织强有力工作。
金玉奇表示,助力科技事业发展,是科研人员的神圣使命,更是写进基因里、融入血液中、刻在精神上的无尚荣光的信念。科研人员要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想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让党旗巍然屹立在科技攻关最前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