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学界波澜再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近日发布《2022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三批次)》,涉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2名学者。
严肃治理“学术不端”绝非小题大做。“学术不端”不仅违背基本的学术诚信、逾越起码的科研底线,而且影响人们对科学家群体的评价,严重的对学风、社风乃至国家形象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此前一些国际顶级期刊对中国研究者的“问题论文”批量撤稿就是例证。由此而论,对“学术不端”行为指名道姓、公开曝光体现的是“零容忍”的坚决态度,捍卫的是学术的纯粹和干净。
不论是抄袭、剽窃,还是请第三方代写代投、篡改代表性论著作者排序,不论是盗用他人基金项目号、重复申请,还是数据篡改、造假,未经同意使用他人署名等问题,说到底都是自我放松、投机取巧的心态问题,都是急功近利、滥竽充数的操守问题,被取消基金项目资格3至5年,被撤销已批准项目、追回经费、通报批评等,应该成为涉事学者自省的契机——通报和惩罚只是手段,倒逼学者端正学风、恪守底线才是目的。唯有知耻而自省、知耻而痛改、知耻而后勇,才是正确的态度。
连日来,网上也出现一些“鸣冤叫屈”的声音——被通报者中有部分医务工作者,有人为他们辩护:“又要求医生治病又要求他们写论文,他们哪里有时间写?”言下之意是,对医生过于严格的学术考核要求,导致他们只得“偷工减料”或“另辟蹊径”。类似说法看似有道理,实则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考核机制即便有待商榷,但并不是导致医生“学术不端”的直接原因,更非必然因果关系。同样条件下,为什么大多数医生能够守住底线,少数人却不能,说到底还是自身的问题。考核机制不是行为失范的“遮羞布”,不要给“学术不端”找理由!
从我国庞大的科研群体和科研项目总量看,存在“学术不端”的当然只是少数,但这个“少数”危害巨大,关乎学术生态。一方面,我们应该对“学术不端”行为发现一起,依法依规严惩一起,“勿枉勿纵”,形成足够威慑力。另一方面还须在学界进一步培育“诚信光荣、失范可耻”的价值观,营造对“学术不端”人人喊打、人人不齿的舆论氛围,旗帜鲜明地同偷奸耍滑、失德失范行为作斗争,让一些人“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为之”。
“学术不端”不是“技术上的失误”,而是一种耻辱!大学和科研机构被社会寄予象牙塔和学术高地的厚望,肩负严谨治学、潜心研究学问的使命感、崇高感,理应倍加珍惜声誉,以出现“学术不端”为耻,并且藉此反思自身在科研管理、道德监督、学风营造等方面的不足,努力补齐短板、守住关口,展现闻过则喜、闻过即改的积极态度和严正学风。
那张长长的“失信名单”,的确是一份耻辱。正视这份耻辱,直面这份耻辱,铭记这份耻辱,坚决避免这种耻辱,我们才能走向更加开阔的未来。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