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师团队名列其中。
近年来,该团队在中科院院士葛均波的带领下,以临床实际问题为着眼点,以国家卫生领域的重大需求为目标,以缺血性心脏病为重点攻关方向,并以此为突破点,开展辐射整个心血管疾病事件链的防控研究,尤其聚焦于缺血性心肌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
葛均波首次提出血管内超声诊断易损斑块的定量指标,已成为动脉粥样斑块性质识别的重要标志;首次发现心肌桥特异性超声学诊断指标“半月现象”和“指尖现象”,使心肌桥的检出率由冠脉造影的0.5%~2.5%提高到95%以上,并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研发的国际首个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显著减少了传统支架的血栓发生率,该支架已超过900家医疗机构应用并出口十余个国家。
在技术创新方面,葛均波率团队成员多次实现业界首次:2005年,国际首创“逆向导引钢丝技术及其捕获技术”;2010年,实施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2012年,应用MitraClip完成国内首例经皮二尖瓣成型术;2013年,实施国内首例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2014年,完成国内首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2015年,完成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2018年,完成世界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2021年,完成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冠状动脉介入术……
葛均波十分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新冠疫情发生后,他在写给全体学生的信中说,“在这次战役中,没有旁观者!”他身体力行,先后报名参加第二批和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疫情防控期间,组织中山医院130多名心内科医生,免费远程问诊,给患者诊治提供方便。
为积极推进国家医学人才队伍建设,葛均波组织并带领众多医学专家编写了第八版和第九版《内科学》教材。团队中绝大多数成员均身兼教师和医生双重身份。作为教师,团队成员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平均每人每年为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授课1~2门。
团队多年来一直在为实现全民心血管健康努力奋斗。团队立足国家卫生领域重大需求,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广泛布局,重点攻关,开展辐射整个心血管疾病事件链的防控研究。同时,团队仍将继续为各位成员和医学生们搭建攀登学术前沿的阶梯,为中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和后备力量。
团队合影 中山医院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