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你会想到什么?极大昼夜温差?恶劣生态环境?生存挑战之地?或许正是这碎片印象的拼合,才清晰完整地勾勒出这片沙漠禁区的全貌。近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个科学研究团队迎来了一个探访团队,他们又擦出了怎样的火花呢?
7月1日,长安汽车与中国科学报社联合探访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深入了解科研工作者沙漠治理工作,并力图将中国科研与中国汽车制造“千锤百炼”的精神和向上力量传播开去。
坚守一信念,中国科研人织就沙漠“绿丝带”
“这个绿洲就像沙漠中的翡翠,既珍贵又美丽。”站在如“翡翠”般的沙漠公路防护林旁,长安汽车逸动团队一行人初见沙漠研究站站长徐新文时,一面感叹沙漠绿洲的可贵,一面忍不住问:“为什么非要建这样一条公路呢?不往沙漠里走,绕着走,不行么?”
徐新文表示,首先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这片土地赐予的财富,需要有人开发出来”;其次,有了这条路,乌鲁木齐到和田路程缩短了500公里,“极大地方便了沙漠两端的民众出行,而且出行成本大大降低”。
然而,有了路不代表一劳永逸,流沙吞噬道路的速度甚至快过肉眼所见。
据徐新文介绍,坚守这里的科研人员在20多年时间里,面对恶劣环境、交通不便等困难,千锤百炼不畏难,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最终攻克一道道难关,筛选出柽柳、沙拐枣和梭梭作为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的主要植物种,“我们建了一个300多亩的沙漠植物园,既是科研试种基地,也是培育基地,为防护林体系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血液’。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枯燥,需要坚持,更需要坚守。”徐新文说。
在徐新文的带领下,团队上下与风沙展开经年累月的抗争,一条长436公里、宽约80米的“绿丝带”在沙漠里慢慢织就并徐徐展开。
冰火两重天,中国汽车挑战极限考验
没有科研人员千锤百炼不服输的劲头,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沙漠等级公路也许早就淹没在了沙海里。如今这条路两边,别致的沙漠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露营、休闲,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
但是,对驱车3600公里抵达这里的长安汽车逸动团队来说,来这里可不是为了观景,他们有重任在肩——对2022款逸动PLUS开展极限测试挑战。
作为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夏季地表最高温度超过60℃,极热环境、复杂路况,使这里成为验证汽车品质的天然校验场。为了全面展示2022款逸动PLUS在全气候、全温差下的极限品质,此次“淬冰火,驭极境——2022款逸动PLUS千锤百炼极限挑战”中,一辆全新的2022款逸动PLUS从重庆长安汽车生产线下线后,第一时间被装进-18℃冷冻车内,在经历3600公里“冰之洗礼”后直接投放到温度超过60℃的沙漠地表之上。“冰火两重天”对车辆的车身稳定性、操控系统、电子元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80℃瞬时极限温差下的热胀冷缩并未影响到车身刚性结构稳定性。得益于出色的密封表现,2022款逸动PLUS仪表盘、车灯均未出现水汽。
尽管车身已经结冰,这辆2022款逸动PLUS依然通过智能语音交互灵敏地完成了天窗、玻璃除霜、座椅及后视镜加热等操作,智能AI小安、540°高清全景影像等功能亦可顺畅使用,且一次性点火成功,充分展示了在超低温环境下的超高稳定性。
坚持与坚守,中国力量持续“向上”
“‘塔克拉玛干’在维语中意味着‘走得进,出不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含义——‘过去的家园’。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现在成了一片沙海。”徐新文坦陈,治沙护路过程中也曾想过放弃,但一想到这里有国家建设需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到沙漠公路两端群众的幸福生活,就坚持了下来,而且没想到这一坚守就是30年。
正如一株株饱经风沙洗礼的沙漠植物,根系深入地下十几米,仍向上而生,这彷佛也是中国科研人的生动写照,虽历经千锤百炼,依然朝气蓬勃。
事实上,“千锤百炼精神”也在中国家轿市场留下了鲜明的印记。由长安汽车打造的长安逸动系列,自2012年问世以来以累计超过120万辆的表现长期稳居国内轿车市场头部阵营。这背后,是长安汽车人对产品品质始终如一、不断进化的苛刻追求。
以2022款逸动PLUS为例,开发阶段经历了多达518项整车试验、1185项系统级试验,和8700余项零部件级试验,仅其搭载的超纤“零坐感”座椅,就经历了动态性能、动态强度、模拟进出耐久、高低温适应性等60多项严苛试验,最终才得到堪比家用豪华沙发的舒适乘坐体验;上市前,整车试验里程累计超过410万公里,所以一经上市就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品质家轿进化者”的形象深入人心。
很多时候,沙漠一直具备孤独寂寥的表征,在徐新文看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希望,只要坚持坚守肯奋斗,人生就不会荒凉。
通过对话一线科研工作者,长安汽车逸动团队成员也感触颇深:“无论是飞跃发展的中国科研,还是弯道超车的中国汽车制造,我们都能看到面对困境迎难而上、千锤百炼不放弃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让我们不断征服未知,总是持续‘向上’!”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