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王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0/26 23:04:20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
深水岩礁生境鱼类的适生区变迁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国际环境与生态学期刊《环境研究》在线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未来气候变化对深水岩礁生境石鲷属鱼类物种适生区分布变动影响,以及种间生态位叠加竞争研究方面的最新结果,为理解海洋深水鱼类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视野。

全球变暖正导致海洋生态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前,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已显著影响中上层鱼类的分布和数量,海水温度上升、海洋酸化和海冰减少改变了它们的栖息地,进而影响其迁徙和繁殖行为。与此同时,对深水底栖鱼类的研究相对不足,亟需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军团队以生活在20米以深水域的恋礁性石鲷属鱼类为研究对象,运用物种分布模型和生态位评估模型,研究了7种石鲷属鱼类在末次冰期、当前以及未来适生区分布以及质心转移差异,全面分析了不同二氧化碳排放情景下全球气候变化对石鲷鱼类适生区分布波动的影响。

深水石鲷鱼类适生区驱动及生态位叠加研究设计   课题组供图

研究发现,石鲷鱼类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三大热点适生区分别位于印太交汇区、南非莫桑比克海峡两岸以及南美西海岸,初级生产力、离岸距离、盐度以及温度影响其物种分布的主效环境因子,其综合贡献率超过了85%。

研究首次发现,相较于末次冰期当前环境条件下南非莫桑比克海峡呈狭域分布的岬石鲷、罗氏石鲷和皮氏石鲷适生区发生显著的收缩事件,收缩比例高达5.7%至39.9%。

研究进一步发现,在未来不同二氧化碳排放模式下,在全球区呈广域分布的条石鲷、斑石鲷、眼带石鲷适生区波动较小,且分布质心转移距离短未发生显著的极向迁移,揭示深水底栖鱼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耐受性更强。

生态位叠加评估结果发现,位于南非海域的岬石鲷与罗氏石鲷生态位重叠度高达71.5%,生态位重叠面积为128,067.2km2,狭域种间生态竞争激烈;在全球呈广域分布条石鲷和斑石鲷适生区与其他石鲷鱼类适生区分布的重叠率高达86.43%,且两者在印太区域存在强烈的种间生态位竞争,生态位重叠面积高达3,122,266.0平方千米。

适生区分布及变迁结果和生态位叠加评估结果显示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为石鲷属鱼类潜在的起源地。上述发现不仅对理解深水石鲷属鱼类的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海洋生物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重点部署项目(前沿交叉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海水鱼体系等项目的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4.11912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email protected]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