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以下简称古保院)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江湾校区举行。
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古保院是全国首家古籍保护研究院,首创领域内交叉研究模式,汇集了文理各专业学科人才,培养国家了急需的古籍保护高端人才,并积极推动纸质文物保护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十周年书画展暨捐赠特藏展。
2014年11月,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提议和支持下,复旦大学成立古保院,挂靠复旦大学图书馆,成为全国第一家古籍保护研究院,由高分子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担任院长。
值得一提的是,古保院整合了复旦大学图书馆、高分子科学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中文系、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等院系的学术力量,共同组建学科平台。
“传统的古籍保护手段多依赖于前人的经验总结,缺乏对科学保护机理等探究。”谈及古保院发展要义,杨玉良尤为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创新”。
古保院职能定位集科研、教学与保护于一体,突破古籍修复的消极保护范畴,主动将科学研究和现代技术深度融入古籍保护之中。
针对纸张保存这一行业最为头疼的难题,杨玉良带领跨学科团队,通过科研攻关,明确了浙江开化纸的起源、造纸工艺、植物原料和纤维特性,成功“复活”了失传百年的开化纸,保存寿命可达千年以上。此外,团队还在造纸原料荛花植物分布、基因快繁培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借鉴开化纸的成功经验,海南沉香纸、山西桑皮纸、延安马兰纸,这些独具地方特色又能长久保存的中国传统纸张,都在陆续“复活”的路上。
现如今,古保院已实现对写印材料的全覆盖研究,不止纸张,墨水、颜料、浆糊、造纸植物及各类微生物,都是他们的研究对象。在古保院的科学实验室里,既有定时定量PCR仪、高感度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等生物、化学领域的常见设备,还有专门研究纸张寿命和老化机制的电热鼓风干燥箱。
从纸张表面取微生物样品,图片均由复旦大学提供
同时,古保院可谓培养古籍保护高端人才的“摇篮”。截至2024年7月,复旦已培养古籍保护方向专业硕士109名,博士7名,人数几乎占全国半壁江山,其中不乏海外留学生。不少人毕业后学以致用,进入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从事古籍保护工作。
近年来,古保院逐渐与世界各大高校、单位建立起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机制。
“让中国古籍‘走出去’,绝不仅仅是拿着古籍到国外做展览,更重要的是在向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一起出海,才能把人类的文明载体保存下来。”杨玉良强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