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焰新院士:支持高校自设双碳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
|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拟提交《关于加强“双碳”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王焰新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场变革既需要资源、能源、资金和科技的天量投入,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当前,我国双碳专业人才需求总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多样、增长迅速。双碳专业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供给严重滞后于需求,而且这个缺口随着双碳建设加速正在快速扩大。因此,动员全社会教育力量,构建并完善以高校为核心,政府、企业和社会深度参与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双碳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响应双碳战略的重大需求尤显迫切。
王焰新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我国双碳人才供需总量不足、人才供需存在结构失衡、人才质量不匹配。
为此,王焰新提出五点建议:
一、做好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建议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快制定双碳产业目录,完善产业细分标准,系统完善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加强人才供给规划指导。
二、加强双碳学科专业建设。建议通过增设双碳直接相关专业、支持高校自设双碳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等方式加快高校双碳学科专业建设,提升高校双碳人才培养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应加快推动编写高质量双碳教材、培育跨学科的双碳教师团队。
三、优化高校双碳教育模式。支持有条件高校做大做强双碳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更加紧密地对接产业需求,推动双碳专业教育由授课型向研究型、实践型、实验型等多元形式转变,促进教育模式的革新,鼓励办学水平高的院校“开源”双碳教育。鼓励跨国、跨校、跨学科的双碳人才联合培养。创新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双碳人才培养。
四、重视校园环境育人。鼓励和支持高校探索建立校园碳中和生活实验室。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有条件高校建设“近零碳校园”: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应用新型节能技术,提高综合能耗利用水平,依托信息监控平台,强化能源日常监控与管理,推广低碳环保理念,倡导校园绿色低碳生活。
五、打造精准就业服务体系。鼓励职业院校承担起双碳技术人才培养的责任,支持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双碳人才培养。引导企业完善用人制度,通过与关键岗位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以合规、理性方式招揽双碳人才,通过提供明确涨薪机制、福利待遇、期权激励条件等方式提供良好就业创业环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