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理查德·林根费尔特 来源:PRL 发布时间:2009-7-14 11:53:10
选择字号:
γ射线并非暗物质存在的依据
 
据《每日科学》7月9日报道,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推翻了之前设定γ射线分布是暗物质形成依据的假设。相关文章发表在7月10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科学家认为,γ射线的分布可用元素的放射性衰变产生的反物质正电子的方式予以解释。银河系和其他星系中都充满了微小的亚原子粒子,即电子的反物质对应物——正电子。正电子由星系中大质量的恒星爆炸产生,通过星系进行传播。当电子与正电子在空间中相遇时,两种粒子将发生湮灭,释放的力量便表现为γ射线。因此,科学家表示,所观测到的γ射线并不是暗物质存在的依据。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天体物理和空间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理查德·林根费尔特说,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神秘事物”,所观测到的γ射线分布也与标准图像十分符合。而林根费尔特的同事理查德·罗斯柴尔德也表示,正电子的来源是超新星爆炸产生的镍、钛和铝等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
 
在过去5年里,欧洲卫星“积分”对γ射线的测量结果使很多天文学家陷入了困惑,也引发了他们之中部分人对“神秘事物”是否存在的争论。因为这些γ射线横跨银河系的不同部分,其分布与学界所预期的并不一致。为了解释这一“神秘事物”的来源,一些天文学家就假定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暗物质。而之前在恒星和星系等可见物质上出现的不同寻常的引力效应也都预示了暗物质的存在,但却一直未能有其存在的明显证据。
 
林根费尔特指出:“我们清楚地表明情况并非如此,卫星所观测到的γ射线分布并不是探测到暗物质的信号或表征,暗物质衰变或消亡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种假设认为正电子的消亡十分接近爆炸的恒星,即它们最初的起源。”(来源:科技日报 张巍巍)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