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种天然致幻剂有助治疗抑郁症 |
专家警戒切勿“自我治疗” |
一项研究发现,赛洛西宾这种天然存在的致幻剂能通过增加大脑功能网络的连接,让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产生治疗反应。这种机制在传统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中未观察到。这一结果增进了我们对难治性抑郁症背后通路的理解。相关研究4月11日发表于《自然—医学》。
抑郁症患者经常表现出“负性认知偏向”,其特征为悲观、认知灵活性差、僵硬的思维方式,以及对“自我”和未来的消极性固着。至少已有六项不同的临床试验报道了经赛洛西宾治疗后抑郁症状有所改善的试验结果,但是,赛洛西宾和相关致幻剂的治疗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充分解释。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Richard Daws和同事收集并分析了两项验证赛洛西宾治疗效力的临床试验的59名患者的脑成像数据。第一项试验入组了16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位年龄42.75岁;25%为女性)。难治性抑郁症是指多个抗抑郁药物疗程也无法改善抑郁症状的重性抑郁障碍。
第二项试验分析了 43名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脑成像数据,其中22人(中位年龄44.5岁;36%为女性)使用赛洛西宾,另外21人(中位年龄40.9岁;29%为女性)使用传统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和低剂量的赛洛西宾。
他们发现,整体而言,赛洛西宾疗法具有快速、可观、持久的抗抑郁效果,疗效显著超过艾司西酞普兰。抑郁症状的缓解与大脑功能网络的连接增加显著相关。这些大脑模块结构的显著变化提示了赛洛西宾的迅速作用对脑功能具有一种“留存”效应。在使用艾司西酞普兰的患者身上没有观察到这种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赛洛西宾——可能还有其他致幻剂——具有有别于传统抗抑郁药物的新的作用机制。具体而言,赛洛西宾疗法或能通过解放僵化的脑网络并刺激对心理健康有益的协调灵活的脑功能,起到缓解抑郁症状的作用。
不过,Daws和合作者同时为研究附上了对“自我治疗”的警戒提醒:“虽然这些发现令人鼓舞,但此前评估赛洛西宾治疗抑郁症的试验是在受控的临床条件下进行的,使用的是在实验室中配置的受规管剂量,且在用药前、中、后都由心理健康专家提供大量的心理支持。抑郁症患者不应试图用赛洛西宾进行自我治疗,因为在没有这些谨慎的保障措施的情况下服用致幻蘑菇或赛洛西宾可能不会带来积极的结果。”(来源:中国科学报 冯维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1744-z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