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将小行星2024 YR4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风险上调至3.1%,即大约1/32的可能性。这是迄今该小行星撞上地球的最高概率。
去年12月,天文学家发现这颗小行星正朝地球飞来,从那时起,它就成为望远镜和太空机构关注的焦点。随着小行星轨道数据的不断完善,天文学家对其撞击地球的可能性给出了更为精确的计算。2024 YR4直径为40米至90米,如果撞击地球,可能会释放相当于770万吨TNT炸药的能量,足以摧毁一座城市。
NASA的数据显示,小行星的撞击概率从最初发现时的1/83逐步攀升,从1/67、1/53、1/43、1/38,直至当前的1/32。欧洲空间局的评估结果则略有不同,目前给出的撞击概率为2.81%。
不过,这种概率的持续上升并不意味着2024 YR4撞击地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相反,其概率还有可能下降。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Hugh Lewis指出:“过去一周概率上升,并不意味着这种趋势会延续下去。”
当前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是观测窗口期即将关闭——2024 YR4将在4月运行至太阳背面,超出了大多数地基望远镜的视野。“从现在到4月观测窗口关闭前获取的任何数据,都有助于完善轨道计算模型。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在4月前必然下降,它可能会继续攀升,但最终该小行星仍可能与地球擦肩而过。”Lewis说。
一旦2024 YR4进入太阳遮挡期,天文学家在2028年前将很难再获得新数据。不过,天文学家可以回溯过去的观测档案,寻找可能被遗漏的早期观测记录。Lewis透露,世界各地的航天机构已启动此项数据的挖掘工作。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NASA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有望收集到小行星大小和成分的关键信息。这将帮助天文学家评估其穿越大气层时的存留状态及潜在的爆炸当量。“这对制定应对策略至关重要。”Lewis说。
Lewis强调,石质小行星与铁镍金属构成的天体存在本质差异。高金属含量小行星更具威胁性,而石质天体可能在撞击过程中解体。物质构成直接影响着能量释放规模及大气层的缓冲效果。(李木子)
《中国科学报》 (2025-02-20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