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因素很多,我们应该加强对年轻人思想方面的引导,同时采取一定措施改进管理体制,防止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评价科研成果片面地认定SCI论文、认定影响因子是有问题的,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决定因素。
●做创造性科研工作确实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而且绝不能抄袭别人的工作。
30年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从社会这个大环境来说,出现了一些过于注重物质的倾向,教育、卫生、文化、艺术、科研等领域都有市场化、实用化的倾向。这需要我们加强思想的引导。社会上的一些问题,侵蚀到学术、科研、教育中来,在大学生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两年前,中国科协的科技工作者道德和权益委员会就有报告分析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指出现实中存在的抄袭、剽窃、伪造、篡改数据、侵占他人科研成果、重复发表论文、论文质量降低、育人不负责任等问题。这些对年轻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大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浓厚的兴趣
现在浮躁和浮夸的情绪非常的严重。比如说考试作弊,虽然一再采取措施,但是还是时有所闻。所以要加强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想引导。我觉得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讲,最主要的是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一点雄心壮志,要有抱负。现在,大学生最关心的可能就是毕业后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而好工作的标准首先是待遇优厚,而并不是这个工作对他业务成长和发展有多大的好处。也有人的理想是希望大学毕业后,念研究生,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做博士后,然后就是升成副教授、教授,或者能拿一个我们这个领域的奖。我觉得这个也不能称为远大的理想。
我们远大的理想还是希望大学生今后在国际上能够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所贡献,能够对这个学科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涉及到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大学生,即今后在经济方面或者科学研究、教育等方面,能够为国家解决比较大的问题、做比较多的事情、发挥比较好的作用。有了这些理想,平时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才有足够的动力。
有了理想,还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兴趣是我们做好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兴趣是不是天生的?实际上兴趣本身是可以培养的。你对某个方面接触很多、下了多年功夫之后,在这个方面你的水准比周围的人更高,这时你的兴趣往往就更加浓厚了。作研究要有执著的追求和长期的努力。
通过改进管理体制防止出现学术不端
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因素很多,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对年轻人思想方面的引导,同时,我们能够采取一定措施改进管理体制,防止出现学术不端行为。这些年,我们实行了一些定量的管理,非常注重SCI论文和影响因子。这种管理方式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跟学术不端行为有一定联系。比如,SCI论文在各个领域情况很不一样,数学学科与生物、化学等学科就有比较大的不同。数学论文通常都是一个人的,或者偶然情况是两三个作者的。通常一篇数学论文有一定的篇幅,最长的现在往往一本期刊就一篇文章。而实验性学科每篇文章一般都是由一个比较大的集体完成的,有十多位作者,而文章篇幅比较小。很多高新技术,比如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引用的文献差不多都是最近3年的。数学论文引用的文献一般不太多,且80%的文献都是3年前的,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所以,好的数学期刊的影响因子大概在1左右,而在生物和化学等期刊就不同了。
20年前提倡年轻人把文章拿到国际上去发表,推崇SCI论文,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现在片面地认定SCI论文、认定影响因子是有问题的,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决定因素。实际上,影响因子至少经过四步近似:影响因子是把引用代替了质量,文章质量高低看被引用的次数,这是第一步近似;对一篇文章的引用以发表期刊的引用来代替,这是第二步近似;全世界期刊太多,引用只限于源期刊而不是全世界所有的期刊,这是第三步近似;即便只算源期刊,如果所有年份全部统计下来,工作量也很大,所以只算两年内发表的源期刊,这是第四步近似。
科研最重要的还是看创新。国际上有很多大数学家一辈子的论文大概也就十几篇。但都有很高的水准,在其领域发挥了很大作用。评价科研工作,最重要的还是看同行的评议,最好还有一些国际专家的评审。
创造性科研并非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事情
要作现代研究的话,就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数学是循序渐进的,即便是数学系本科毕业,也不可能在某一个领域接触到前沿领域,还需要继续学一些课程,以便跟现代研究前沿接轨。有了基础之后,才可以做研究工作。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有例外,比如华罗庚,只有初中毕业的文凭,是不是可以说是例外?其实不然。华罗庚先生非常有才能,而且极其勤奋。他自学了高中课程,旁听了清华所有数学课程,然后继续做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在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做的两年研究工作。
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可以参考王国维先生谈到的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个就好比你在大学阶段或作研究前期,不断地向上攀登。攀登得越高,你的眼界就越远。你要很努力地攀登、积累。第二种境界就是真正进入研究工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你有了好的选题,从过去的文献当中发现了好的思想方法,同时又掌握了新的文献。在你得出好的结果之前一定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在研究的过程中你必须尝试不同的办法,不断地努力探索。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你想尽了各种可能性,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你觉得一种已经考虑过的路子其实是可以走通的。当然,大家不要觉得这是在碰运气,这是有前面两种境界作为铺垫,经过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达到的境界。
通过这三种境界,我们应该让年轻人有这样的认识:做创造性科研工作确实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而且绝不能抄袭别人的工作。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3月21日在浙江大学“求是导师学校”讲座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