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中科院院士章程》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都把院士界定为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因此,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无疑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水平,每一位院士也都是所在领域的学术权威。换言之,院士就是“最高学术水平”的代名词。
然而,在前不久举行的新当选院士证书颁发仪式暨座谈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的一番话,却让人耳目一新:获得院士荣誉称号仅仅意味着既往的学术成绩和贡献得到认可,但科学探索和创新之路永无止境,最高学术称号并不能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我们对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深刻认识到院士是科技界一员,千万不要自我陶醉,更不能以权威自居。
仔细想来,白春礼院长的这番话,是实事求是的“大实话”。
首先,评选院士的依据,是该科学家过去(多为青壮年时期)所取得的成果,而非其当下的学术水平。当今世界,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更是日新月异,由于年龄的增长、精力的衰减,任何科学家都很难长期与科技进步的步伐并驾齐驱,更不可能“永立潮头”。科学家被评为院士,已经是他们获得最佳学术成果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事情,自然已很难再言“代表当前的最高学术水平”。
已故院士王选,生前曾谆谆告诫世人:“错误地把院士看成是当前领域的学术权威,我经常说时态搞错了,没分清楚过去式、现在式和将来式。”他以自己为例说:我38岁,站在研究的最前沿,却是无名小卒;58岁时,成为两院院士,但是两年前就离开了设计第一线;到现在68岁,又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已经远离学科前沿,靠虚名过日子。
其次,从我国院士的年龄结构来看,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最高学术称号并不能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据统计,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为73岁;中科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也高达72岁。科学家固然不能以年龄论英雄,但年龄却是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表明,25—40岁是人生体力和脑力的黄金时期,是最具创造力和最可能出杰出成果的时期。统计结果显示,20世纪的100年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共159人次,他们做出自己的代表性工作的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的占29%,30—40岁的占67%,40岁以上的仅占3%。
因此,无论从院士群体还是某位院士而言,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既与客观事实不符,也有违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由是观之,就会发现时下的许多做法,实在是很不靠谱:科研立项必须要有院士牵头,否则就不够权威;申请课题必须要有院士领衔,否则就难以通过评审;成果鉴定如果没有院士主持,就变得“没有档次”;学术会议如果没有院士坐主席台,规格就不高;许多大学把拥有多少院士当作炫耀的资本、吸引生源的招牌,一些地方甚至把“填补本地区院士空白”当作衡量官员“科技政绩”的重要指标……
院士荣誉称号仅仅意味着对既往学术成就的认可。科学探索和创新永无止境,如果院士俨然成为最高学术水平代表、不容置疑的学术权威,既阻碍了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更严重挤压了青年科技人员成长的空间。
科学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创新不是迷信权威,而是要打破权威。消除盲目的院士崇拜,恐怕要在“最高学术称号并不能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的共识基础上,三管齐下:有关部门在分配科研资源时改变“凡事必有院士”的陈规,吸引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虽无院士之名却有院士之实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参与立项、评审;社会公众对院士崇尚而不崇拜、尊重而不盲从;院士们宜严格自律,不以权威自居,干所长之事,尽应尽之责。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