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记者从第八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暨2020年全国癌症中心主任会议上获悉,我国每年完成高危人群评估约600余万人次,检出早期癌症病例约8万例。同时,我国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已从10年前的30.9%上升到目前的40.5%。并且,到2022年肿瘤登记工作将覆盖所有县区。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署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癌症发病约占全球发病的22.4%,死亡约占全球癌症死亡的27.7%。全国肿瘤登记检测点上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92.9万例,发病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前五位主要癌症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我国每年癌症死亡约233.8万例,死亡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前五位主要癌症死亡原因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透露,截至2020年,全国开展肿瘤登记工作区县1152个,覆盖人口5.98亿,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4亿覆盖人口,我国已建立全球覆盖人口最多的肿瘤登记体系并初步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肿瘤质控网络体系。
“我国癌症防治仍然面临严峻形势,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仍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有限的防治资源大多用于中晚期患者的诊治,肿瘤发病因素控制、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亟待加强,癌症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都有待提升。”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表示,下一步,我国癌症防治工作将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进行转变,强化癌症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不断完善癌症筛查技术指南,探索推广适宜的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技术,加强防癌体检的规范化管理。
赫捷透露,目前,我国癌症早诊早治平台正在筹建一个App防控系统,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并根据相关肿瘤防治指南进行自我评估,如果评分显示为高危人群,可及时到当地的医疗机构,特别是癌症防控机构,去做进一步检查。这将大大提高癌症病人的早诊比例,降低死亡率。
谈到“十四五”期间,国家癌症中心如何开展工作时,国家癌症中心党委书记张勇表示,将继续高质量地推进肿瘤登记工作,协调推动各省省级肿瘤登记年报发布,落实全国人群肿瘤登记扩点、扩面,探索和推进区域性癌症防控体系建设,加强肿瘤单病种质控工作,积极提升基层癌症早诊早治服务的可及性,统筹实现全国癌症防控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email protected]。